共计 203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东北地区期待着一座万亿 GDP 城市。
截至 2024 年,我国共有 27 个城市 GDP 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广东省有 4 个城市入围,江苏省以 5 城位居榜首,而中西部的重庆、成都、武汉等城市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作为传统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至今尚未有一座城市跨过万亿门槛。
不过,这一局面可能将在 2025 年被改写。最新数据显示,大连 2024 年的 GDP 已达到 9516.9 亿元,如果能够实现 2025 年 5.5% 的增长目标,大连将成为东北地区首个万亿城市。与此同时,沈阳预计在 2026 年加入万亿俱乐部。
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需要一个核心城市的带动。东北大学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指出,当大连和沈阳相继迈入万亿行列后,长春、哈尔滨等其他东北中心城市也可能逐步迎头赶上。这些中心城市的崛起,将推动东北地区整体经济步入良性循环。
大连迈向万亿 GDP 之路
近年来,大连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自 2023 年以来表现尤为亮眼。2023 年,大连实现 6% 的经济增长,GDP 达到 8752.9 亿元;2024 年,GDP 进一步攀升至 9516.9 亿元,同比增长 5.2%。
大连经济的“两连跳”离不开第二产业的强力支撑。2023 年,大连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3715.2 亿元,增长 9%;2024 年,其增速依然在三大产业中领跑,达到 6.6%。回顾过去两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传统优势产业的稳定发展与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共同推动了大连经济的快速增长。
从传统优势产业来看,大连的石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在长兴岛经济区,2024 年工业总产值突破 2525.5 亿元,占大连工业产值的近三成。恒力集团在当地建设了多个重点项目,包括 1200 万吨 / 年的 PTA、450 万吨 / 年的 PX 以及 2000 万吨 / 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并新建了恒力新材料科创园,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 1100 亿元。
装备制造业同样表现出色,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大连在船舶、汽车、机床等领域持续发力。2024 年,旅顺口区的船舶制造业产值达到 105 亿元,同比增长 8%。
与此同时,大连的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2024 年,大连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0%,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出 3.4 个百分点,连续 21 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此外,海外华昇高端电子材料项目的投产以及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纳入国家重大项目,都体现了大连在新兴产业方面的雄心壮志。
作为一座国际化都市,大连的消费升级也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动力。2024 年,大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2085.9 亿元,同比增长 3.9%。其中,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显著,分别同比增长 86.1% 和 42.6%。
尽管大连具备诸多优势,但要实现万亿目标还需克服一些挑战。例如,第三产业的质量和规模有待提升,特别是在金融创新服务、科技研发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领域,专业化程度和集聚效应还有待加强。此外,虽然大连出台了多项人才引进政策,但在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机遇上,相较于一线城市仍存在一定差距,导致高端人才流入有限,本地人才流失现象也较为常见,这对产业创新构成了制约。
沈阳紧随其后
除了大连,沈阳也在全力冲刺万亿 GDP 目标。2023 年,沈阳发布了《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实现经济总量突破 1 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 1000 亿元、人口规模突破 1000 万的目标。
长春同样将经济总量迈向万亿作为重要发展目标。根据《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长春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成为常住人口超 1000 万、经济总量迈向万亿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
从目前的综合实力来看,大连之后,沈阳是最有可能率先跨入万亿行列的城市之一。2024 年,沈阳 GDP 达到 9027.1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2%,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 0.2 和 0.1 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跑赢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展望未来,沈阳有望在 2026 年实现万亿目标。2025 年,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 5.5% 以上。如果能够连续两年达成这一增速目标,那么 2025 年和 2026 年的 GDP 将分别达到 9523.6 亿元和 10047.4 亿元,顺利跻身万亿俱乐部。
除了冲击万亿城市外,沈阳还积极争取国家中心城市的资格。若能成功入选,将极大提升沈阳的城市地位,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集聚,进一步增强其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大连和沈阳的双核崛起,对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永亮提醒,需要清醒认识到经济辐射效应中的地理局限性。他认为,按照区域中心理论,位于区域中心的城市更容易对周边产生辐射带动作用,而大连地处东北边缘,对其所在区域的整体辐射效果相对较弱。
因此,振兴东北不仅仅依赖大连这样的重点城市,还需要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例如,大连可以继续强化港口优势,黑龙江则可借助边境优势挖掘潜力。唯有如此,东北地区才能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