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旗下瓴羊独立子公司布局DaaS赛道引发行业震动

6次阅读

共计 137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当一家企业规模达到一定体量,哪怕是最细微的动作,也会在市场中掀起巨大波澜,这种特性既是优势,也是束缚。今年 6 月 29 日,阿里巴巴正式对外宣布成立一家专注于企业数智服务的新公司——瓴羊,这一举动迅速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从表面上看,瓴羊是阿里巴巴内部数据中台团队衍生出的产物,但此次以独立子公司形式运营,意味着它将直接参与到与现有第三方服务商的竞争之中。如果单纯从技术实力的角度来看,大型科技公司的优势在于能够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高维打击,然而对于像瓴羊这样依托于阿里巴巴庞大体系的产品而言,信任问题始终是一大挑战。

Not SaaS, But DaaS

在新品发布会上,瓴羊提出了“Not SaaS, But DaaS”的口号,试图重新定义自身的定位。根据官方表述,瓴羊是一家 DaaS(Data Intelligence as a Service)公司,旨在为企业提供基于数据智能的服务。尽管这一概念在市场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但从严格意义上讲,DaaS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 Data as a Service,即数据即服务,而瓴羊实际上更接近于 DIaaS。

即使撇开概念上的争议,瓴羊的产品线——包括分析云、营销云、产销云、客服云和开发云五大模块——与传统 CRM(客户关系管理)和 ERP(企业资源计划)等 SaaS 类产品高度相似。因此,业界普遍认为,瓴羊此举不仅是对现有市场的试探,同时也可能对阿里云一贯倡导的生态系统产生冲击。

易观分析专家指出,SaaS 和 DaaS 并非同一维度的概念,前者侧重于通过软件形式交付服务,而后者则明确指出了服务的核心在于数据价值。然而,从更宽泛的视角来看,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DaaS 作为 XaaS(一切皆服务)理念的一部分,也可以被视为 SaaS 的一种延伸。

背离传统模式

那么,为什么瓴羊要执意强调自己不是 SaaS 呢?这背后涉及到了阿里内部的战略考量。早在 2019 年,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就曾公开表态称,阿里云不会涉足 SaaS 领域,而是鼓励合作伙伴开发更好的 SaaS 解决方案。这一策略延续至今,成为了瓴羊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

然而,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瓴羊的业务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 SaaS 厂商形成竞争关系。尤其是其主打的分析云和营销云,与市场上已有的神策数据等厂商的产品存在诸多重叠之处。即便瓴羊试图通过成立独立子公司的方式来塑造更加中立的形象,但对于那些对阿里抱有戒心的客户来说,如何建立起足够的信任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拆解中台战略

从某种意义上讲,瓴羊的诞生可以被视为阿里中台战略调整的结果。在过去几年里,阿里内部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尤其是在组织架构层面。例如,曾经主导中台建设的核心人物墙辉和朋新宇等人,如今已经各自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朋新宇,他不仅参与了友盟 + 的创立,还在阿里数据中台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阿里巴巴逐渐意识到原有的中台架构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需求。于是,在 2020 年底,阿里 CEO 张勇明确提出要“变薄”中台,使其变得更加灵活高效。随后,在 2021 年,阿里进一步明确了向“多元化治理体系”转型的方向,而瓴羊正是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具体体现。

总体而言,瓴羊的出现标志着阿里正在尝试通过新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模式是否能够真正奏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窗口。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