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教育:新时代的少儿必修课?

61次阅读

共计 75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从二手商店走出的编程少年

9 岁的李炳南 在深圳流塘小学附近经营二手商店的家庭中长大,却已在编程猫社区发布 94 个作品,收获 3.6 万次浏览。这个能用半年时间复刻《植物大战僵尸》的少年,甚至拥有自己的 ” 程序员徒弟 ” 群体。
转折始于一次玩具店观察:当其他孩子玩乐高时,李炳南通过电脑绘图软件重现了所有部件结构。这个细节让班主任叶滨洁发现其天赋,自费赠送电脑主机并引导其接触编程教育。

教育变革中的家长觉醒

李母最初仅将编程视为 ” 安全托管 ”,目睹社区青少年涉毒事件后,认为 “ 电脑前比街头安全 ”。随着孩子作品不断产出,这位自称 ” 半文盲 ” 的母亲开始引用 奥巴马编程案例 邓小平 ” 计算机从娃娃抓起 ”论断,成为编程教育坚定支持者。

全球浪潮下的产业爆发

2014 年 奥巴马推广 ” 编程一小时 ”课程时,编程猫创始人孙悦正在芬兰见证北欧编程基础教育体系。市场调研显示中国少儿编程领域空白,他与李天驰放弃深造回国创业。首篇公众号文章即获万人阅读,克拉玛依市因报名激增单独设赛区 印证需求爆发。
行业数据显示:达内童程童美季度招生增长 73.5%,乐智机器人实现盈利,VEX 机器人 与高校实验室产品加速市场渗透。

政策红利与行业困局

2016 年 STEAM 教育入纲 引发建设热潮:
– 山东要求 2018 年全省建创客空间
– 深圳斥资 4500 万建百所创客实验室
– 河南设立百所试点校
师资缺口 标准缺失 导致乱象:江苏某中学 500 万设备闲置,北京招投标曝出串标丑闻。教育基金姜敏指出核心矛盾:升学导向 挤压编程教育空间,初中生课程续费率骤降。

寻找教育的本质价值

当李炳南母亲看着儿子眼里的光芒,她意识到编程赋予的 内在驱动力 比技能更重要。正如盛通资本吴伟所言:” 教育是慢功夫,成功标准或许是培养出中国版扎克伯格。” 在政策与资本助推下,这场教育变革正试图在应试铁幕中,为创造力凿开一扇窗。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