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4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做游戏真的充满风险,尤其是在近几年行业挑战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以至于出现欠薪裁员,甚至创业者不得不抵押房产来维持运营。这些现象提醒我们,低估风险会引发一连串错误判断,让游戏开发者一步步走向边缘。
从光环到现实
不少人认为游戏行业虽有风险,但只要有能力、有运气,总能跻身大厂,拿到不错的薪水,实现安稳生活。然而,现实更为严峻:某些曾被誉为行业翘楚的公司 2023 年亏损数亿元,多款热门游戏收入和活跃用户大幅下滑。放眼全球,拳头、微软、索尼、EA 等巨头都经历了大规模裁员。登上大船并不意味着逃脱风险,风浪来临时,真正的安全港远未出现。
岗位价值与市场变化
有朋友认为换工作、找铁饭碗就能规避风险,但行业实际情况告诉我们趋势变了。曾经炙手可热的 SLG 游戏策划、程序、UI、原画等工种热度下降,战斗和关卡策划开始被重新重视。人才需求转向更加多样,职位竞争激烈,就业环境充满变数。
行业特性带来的高波动
游戏行业融合了文化创意的低门槛高不确定性和科技创新密集投入的特质。成功的游戏往往是多种因素的巧妙结合:技术、美术、玩法、系统设计、内容创新、付费模式和团队合作,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最终成败。即便条件稍有不同,市场表现也可能天差地别。
因此,盲目豪赌式开发越来越不被看好,风险意识和认知需要提升。
案例解析:库洛与叠纸
以库洛《鸣潮》为例,游戏曾多次遭遇用户吐槽,团队耗费一年时间对剧情和设定进行大幅迭代,最终成品获得用户认可。背后是频繁人事调整和高额成本投入。类似的,还有叠纸的《恋与深空》,经历多轮调整,最终上线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项目都对公司的研发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也展现了大型游戏开发的艰辛过程。
现金流的重要性
无论是创业还是求职,充足的现金储备极其关键。长期以来流行的观点认为游戏行业现金充裕,但事实上不融资和融资困难是两码事。许多知名公司都通过融资获得了增长动力。在行业波动大、内部成本高的情况下,合理融资有助于抵御风险和推动创新。
而一些企业拒绝融资,选择自筹资金,虽然看似自主,却可能加大经营风险。投资人的观点也印证了这一趋势:融资的最佳时机是在公司业绩尚佳时,这能获得更好的条件,避免后续遭遇困境时资金短缺的问题。
合理控制成本,延长生存期
过去资本充裕时,企业大手笔烧钱打造爆款,但当前环境已经不同。融资不确定,资金链紧张,稳健运营和成本控制变得尤为重要。有的公司选择出让股权换取安全感,确保可以持续运作并打磨产品,而非孤注一掷。
持续融资也表现为必要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对于研发投入巨大的团队。比如心光流美多次融资,为新项目投入大量资源以实现差异化竞争。
个人应对策略
游戏行业变化大,对于普通从业者,除了保证健康的现金流,合理选择岗位和公司类型也是降低风险的办法。比如先在小厂稳定磨炼,再进入大厂尝试高风险项目;选择细分品类和更有前景的岗位;家庭成员从事不同领域等,这样形成风险对冲,避免单点失败带来重大影响。
相比无限追梦,更务实地考虑自身承受范围,有助于避免职业和生活的严重挫折。
结语
2024 年的游戏行业依旧充满变数和风险,但也激励从业者不断提升能力,学习应变策略。风浪虽大,但热爱游戏的人依然不会轻言放弃,因为游戏的魅力无可替代。学会识别风险、管理资金、合理布局,是未来游戏人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