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7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993 年,对华尔街传奇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来说,粉单市场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发家之地,他凭借售卖默默无闻的股票,曾在三小时内赚取 2200 万美元。20 年后,他的故事还被搬上银幕,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华尔街之狼》就讲述了他的故事。
但对一般投资者而言,粉单市场就如同深海一般复杂难测。在海面上,人们买卖着熟知公司的股票,比如腾讯、安踏、阿迪达斯等,这些以存托凭证形式交易的股票披露信息基本与主板相似。海面之下则隐藏着风险重重的不同层级:上层是及时披露的公司,信息较为透明;中层披露有限;最底层则是“专家市场”和“灰色市场”,这里的股票风险极高,经常被警示为“买家自负”。
美国的场外交易市场(OTC)以其宽松的准入及监管放松,成了不少低质股票的聚集地,其中不乏一些来历不明的小公司。粉单市场尤其如此,聚集了大量所谓的“垃圾股”,其中不少中国公司也在其中沉浮。
中国的“粉单市场”对应的是新三板,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监管及准入门槛较低,类似美国的 OTC。OTC 的历史可追溯至 1913 年,起初由国家报价局负责股票报价,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区分债券和股票报价,粉色纸张衍生出“粉单市场”的名称。
如今 OTC 市场分为三个层级:OTCQX、OTCQB 和 OTC Pink,其中 OTC Pink 门槛最低,聚集了大量便士股和风险极高的公司。粉单市场就是 OTC Pink 的俗称,象征着风险和投机。
同时,大型知名公司也借用粉单市场挂牌交易存托凭证,如腾讯、比亚迪、美团等,处于披露信息最全面的层级。相伴而生的却是处于专家市场和灰色市场的数千家公司,面临极高风险,甚至不公开交易报价。
粉单市场的二象性
粉单市场既是落难企业的避风港,也可能是重返主板的跳板。退市企业如滴滴和瑞幸都在这里继续交易股票存托凭证。瑞幸通过积极转型和产品创新,股价一度攀升至 20 美元以上;而滴滴则股价徘徊在低位,积极进行整改以恢复市场竞争力。
曾经的辉煌如影随形,瑞幸和滴滴都经历了快速上市、资本扩张、监管压力和退市的跌宕过程,体现了粉单市场鱼龙混杂的特质。瑞幸因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后在粉单市场东山再起,滴滴则在网络安全检查后选择退出美股,转战港股。
三类中国粉单公司
整体来看,中国公司在粉单市场可分为三类:一是正常运营的中大型企业,利用此市场补充融资渠道;二是从主板退市的“失意者”,如滴滴、瑞幸、中芯国际等;三是抱着赌徒心态进入市场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小企业。
其中不乏违规和诈骗公司,如非洲矿业涉嫌虚假宣传传销,中启实业曾宣称医治多种疾病,祥天能源的空气动力车骗局,车小将推广虚假尾气清洁剂,以及奇轮文化涉及非法集资风险。这些案例凸显了粉单市场的风险和监管难题。
监管与自由的平衡
为了控制“垃圾股”过多,各国监管机构实施了多项限制措施。美国 OTC 的专家市场只接受认证交易商的主动报价;中国新三板对投资者资金和经验有高要求。即便如此,粉单市场依旧是一个充满机会与风险共存的地方。
它为正常运营公司提供融资途径,为退市企业提供复苏空间,同时也藏匿着不少骗术和陷阱。粉单市场在美股体系外形成了独特生态,象征着金融市场中的“自由”,虽然这自由伴随着不确定和风险。
对投资者和企业而言,粉单市场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是通往财富的桥梁,也是危险潜伏之地。正如乔丹·贝尔福特所言,市场中总会有赌徒心态存在,即使明知风险也难以抗拒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