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崛起:从“小透明”到国际演艺新星

5次阅读

共计 235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期,这座原本低调的省会城市——海口,因接连引入重量级国际演唱会而受到广泛关注。

继“侃爷”坎耶·维斯特的试听会后,查理·普斯的巡回演唱会被确认为亚洲首站,定于 11 月在海口举办。此外,海口还在积极接洽包括盆栽哥和特拉维斯·斯科特在内的多位国际巨星,力图吸引更多顶尖艺人落地。

在众多城市竞相争夺演出经济红利的大背景下,海口另辟蹊径,选择“演艺 + 旅游”的发展模式,试图跻身国际演艺之都行列。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及独特的政策与地理位置优势,海口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流量突破口。

不过,与国内一线大城市相比,或是与新加坡、东京等传统国际演出中心相比,海口在经济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上仍有差距。那么,在既有优势与不足并存的情况下,海口该如何开辟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呢?

刷新城市印象

通过“侃爷”试听会的成功举办,海口成功扭转了外界对其固有的刻板印象。

9 月 15 日,侃爷在海口五源河体育场举行的《Vultures2》试听会吸引了 4.2 万名观众,门票收入达 5100 万元,同时带动了 3.73 亿元的旅游收入。尽管遭遇台风干扰,海口依然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赢得了良好口碑。

根据公开资料,侃爷在全球范围内举办的五场试听会中,海口站的吸金能力位居前列。而与 2023 年全球最卖座的十位明星相比,侃爷在海口的表现同样亮眼,仅次于泰勒·斯威夫特、碧昂丝和粉红佳人,排名第四。

加上后来的加场活动,总计 8 万张门票售出,为海口创造了超过 7 亿元的经济效益。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场活动吸引了接近 95% 的岛外观众,其中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等地的消费者占据了入场人数的四成。

相比之下,2023 年周杰伦演唱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省外游客占比仅为 61.5%,明显低于侃爷试听会的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的演唱会热潮得益于市场全面复苏,而到了 2024 年,消费者对本土艺人的热情有所下降,尤其是中腰部艺人普遍面临票房压力。这使得依赖国际巨星来提振消费变得尤为重要。

以泰勒·斯威夫特为例,她去年在新加坡的巡演为当地带来了约 26.7 亿元人民币的旅游收入,充分展现了国际顶级艺人对地方经济的巨大推动力。

对于海口而言,侃爷试听会的成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相关部门透露,他们计划将这种模式固定化,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演艺之都”和“首演之城”。

国际化视野

塑造城市形象并非一日之功。过去,人们通常不会将海口与国际顶级商演联系起来。然而,随着侃爷试听会的成功,海口的形象正逐步改变。

事实上,要在内地举办国际商演并非易事。即便像上海这样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城市,也存在签证、报关以及入境游客签证等方面的挑战。

得益于“国际旅游岛”和“自贸港”的战略定位,以及 59 国免签政策和即将实施的封关政策,海南具备了举办国际商演的独特条件。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海南出台了多项激励措施。例如,对符合条件的引进国际知名演唱会的主办方提供最高 300 万元的奖励,并对文化旅游类企业实行 15% 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在市级层面,海口也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比如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海口与美兰机场合作建立了“口岸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入境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体验。

从政策支持到具体项目的成功落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海口建设“演艺之都”的目标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可能变成现实。

按照官方设想,通过引入受年轻群体欢迎的新型演出和具有超高人气的国际歌手演唱会,可以为未来的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海口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整体建设进程。可以说,海口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成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海南的国际形象和自贸港建设成效。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指出,侃爷试听会的成功得益于海南全省的努力,但海口的国际演艺成果还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相关政策,增强优惠政策的实际效果。

同题竞争

据统计,每增加 1 元的门票收入,至少能带来 7 至 8 元的关联收益,包括游客消费、现金流入和城市活力提升等。因此,没有哪个城市愿意放弃这一产业机会。

海口市旅文局工作人员表示,9 月 15 日试听会期间,他们特意邀请了环球音乐等国内顶尖演出机构到场考察,希望能推动更多国际演艺项目落户海口。

事实上,希望打造“国际演艺之都”的城市远不止海口一家。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之外,广州、深圳、杭州、西安等城市也纷纷提出了类似的愿景。

随着国家放宽演唱会审批流程及扩大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越来越多的城市获得了进入国际演艺市场的便利条件。

丁长发分析称,与其他城市相比,海口在经济规模、产业基础、人口基数和人才储备方面均处于劣势。放眼全球,香港、澳门甚至新加坡等城市早已深耕此领域,凭借国际化视野和成熟的商业运作,成为了“亚洲演艺之都”的有力竞争者。

举例来说,为了争取泰勒·斯威夫特在东南亚地区的独家演出权,新加坡不惜花费每场 300 万美元的高额补贴。

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负责人潘政志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许多中国消费者愿意为世界级演出买单。自 2024 年 2 月中新互免签证政策实施以来,新加坡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增长了八倍。

在国内,海口面临着来自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而在国际舞台上,它又要面对东京、新加坡等老牌演艺中心的围堵。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口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呢?

丁长发建议,海口首先要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借助政策优势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同时提升经济和人口总量。其次,可以参考国际经验,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有序的行业生态系统。

他还提到,海口可以学习香港的做法,推动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例如,通过举办各类演出吸引年轻群体,同时开发潮牌市场,将其打造成潮流文化的聚集地。

此外,丁长发认为,海口应重点引进高端人才,吸引香港等城市的外溢人才,这对未来的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