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继承者们:接班潮下的挑战与机遇

35次阅读

共计 435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1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新一轮企业接班潮已然拉开帷幕,继承者们站在了时代的关键节点上,他们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在企业发展的长河中书写新的篇章。

接班潮起:“企二代”的回归与抉择

在“厂二代 +”创始人王意眼中,极少企业二代真正愿意接班。2023 年,28 岁的潮汕“企二代”王意开启厂二代社群之路,短短两年社群成员超 3600 人,八成是海归。2024 年被她视为企二代“归巢”元年,随着回家接班的二代增多,“企二代”受外界关注,更多“企二代”选择回归,也不再排斥“二代”称呼。

果酝东方主理人王玉娇 2023 年辞去北京工作回到江苏连云港,半年后决定接班,她观察到新一轮二代接班潮在 2024 年已启动,今年是企业代际传承高峰期。社交平台上,一批回家接班的“企二代”活跃起来,他们记录接班经历、打造个人 IP、交流经验、寻求合作,民企接班浪潮汹涌而来。

对于“企二代”而言,接班是艰难抉择。原世铭是二代成长平台继同学社联合创始人及能源行业“企二代”,2023 年参与创立继同学社,探讨二代接班困境。他表示很多“企二代”回家族企业前需权衡:回去从零做起完成接班,或在父辈资本积累基础上转型做投资,更多人选择后者,身边二代中真正回自家工厂的仅 1 / 3 左右。

选择接班的“企二代”常感无奈,在企业传承和职业经理人制度不完善时,一代多考虑让“企二代”接班,认为其对企业最忠诚。原世铭因家中独子身份必须接班,很多长子、长女也因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赋予的责任被动回家接班。

箱包企业浙江卡拉扬集团的二代沈若伊讲述了接班态度转变。2016 年家里公司因担保问题背负巨额债务,父母仍支持她在英国完成学业,危机后她决定承担起父母打下的事业。谢小薇因公司危机决定回国接管奥力科技,2018 年公司亲戚挪用公款致父亲突发心梗住院,她父亲 1994 年创办的广州第一家红外遥控器生产工厂面临困境。无锡星亿智能环保装备公司总经理匡泓在大学毕业计划留澳大利亚发展时,因父亲的感情牌和公司股份的说法决定回国接班,父亲提及创业时村里给匡泓的随礼及公司股份,还常打电话诉说牵挂和公司现状。

王意明确不接班,家中企业由哥哥接手,但她认为不回家接班也可为家族谋路,做好了风险兜底准备。她受父母影响家庭观念重,认为要有为家庭兜底的能力。25 岁的王翠婷是广东库斯家居创始人王珊的长女,申请出国留学时与父亲沟通后决定直接进公司接班,更多是考虑父母年纪大了,父亲希望在有能力、有时间时多带带她。库斯家居有较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但父亲表示核心岗位决策权必须是自家人,要有一票否决权,靠扎实经历和能力获得。

思本天道创始人、资深二代教育者戴明朝总结中国“企二代”特质:与国外二代相比,更勤奋,雄心壮志想做一番事业,家庭责任感强,会在自我和家族需要平衡中做出更多妥协。这种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在“企二代”做接班抉择时体现明显,父母、家庭是重要考量因素。当然,也有“企二代”理性分析外部环境、社会竞争、个人能力和期待后主动回归,还有人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回归。

自我证明的“陷阱”

王翠婷 2024 年初回到自家公司接班,接班之初内心复杂。父亲将她安排在采购岗位,她希望转去销售岗遭拒,数次争取后去了爆破岗位继而转往销售岗,同事对她频繁调岗产生意见,她感到焦虑压抑,甚至有放弃念头。

几个月后,王翠婷找到新媒体新赛道,亲自与父亲谈,此前她观察到一些“企二代”IP 及转化效果。她组建两人团队,未找第三方运营和申请预算,不到 1 个月获得 100 多个客资及企业 800 多万次曝光,向父亲汇报时父亲虽表面平淡,但转头跟行业朋友认可她的成绩,她感受到大家对她信任增加。

沈若伊也有类似经历,她曾写段子描述二代进公司接班后大家态度的变化。她向妈妈提建议遭拒,意识到没成绩的二代连父母耐心都有限。王翠婷复盘经历,觉得当初坚持转岗是因采购难出成绩,销售出成绩快才能被认可,二代身份让她对自己要求更高,经历一年她变得从容,明白要找擅长且喜欢的领域持续做才能出成绩。

“二代始终只是一个身份,自证行为不仅是给父辈看,更是给自己看,只有完善能力和信心,未来才能管理好企业。”王翠婷说。戴明朝讲过,所有“企二代”都希望在社会意义上证明自己,不只是父亲的儿子,渴望被认同、尊重、认可,所以想证明自己,但有时越想证明越易变形,“企二代”需避免陷入自我证明的“陷阱”。

赵都金店总经理张一驰在这方面走过弯路。2020 年他将广告公司视频营销制作团队与家里黄金零售珠宝业务结合做自媒体营销,解了实体门店无法营业的燃眉之急,但后来陷入流量绑架的无力感,焦虑到斑秃。父亲劝他无需使劲证明自己,接班早期无为胜有为,急于自证如雏鹰强飞易折翼。张一驰选择以自律的生活方式对抗焦虑,通过健身获取正向反馈,坚持每天 5 点半起床去健身房 5 年。

原世铭认为“企二代”打破质疑第一步是真正谦虚下来,承认能力与认知不足。在没足够能量时伪装强劲无法实现期待,质疑会成倍叠加,顺其自然承认不足,虚心求知学习,力量会无形汇聚,快速成长,这就是道家理念中的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折腾并非展现能力的好方式。

代际冲突

二代接班中,与父辈的代际冲突是头疼问题。两代人理念、为人处世、沟通方式、知识结构、领导风格不同,难免碰撞。匡泓接班初期与父亲思路碰撞激烈,老一代奉行事必躬亲,匡泓认为老板不应在细节上耗费精力,应找合适的人做提升效率;老一代喜欢与员工打成一片,匡泓觉得老板坐大厅缺乏层级和边界感且不便;做决策时一代靠经验,“企二代”更“学术”,匡泓提出想法常被父亲否定且父亲解释不出原因,后来他才知道一代凭经验一眼能判断想法可行与否。

原世铭观察到代际沟通中在人与人关系处理上角度不同,一代倾向从关系、生态位角色定位和互惠互利角度考虑,一些“企二代”认为因个人关系导致客观数据下降是非理性决策,不愿为维持关系做这样的决策。此外,创业成功的一代强势,挤压二代表达、发挥空间,也是代际冲突诱因之一。多位“企二代”坦言代际沟通最难,沟通有问题接班传承会有很大阻力。

原世铭认为解决代际沟通问题根源是一代与“企二代”相互看见,一代看到“企二代”对家族企业的态度及创新想法,“企二代”理解一代创业艰辛。对于“企二代”来说,理解父辈坚守或许更重要。圣得西集团副董事长罗子晗 2023 年接班,父亲相信她的人品和认知,相信她能延续企业文化。张一驰接班初期与父母争吵过,但都是细节小事,价值观上与父母无分歧,他认为家族企业传承的是家风,要守好信誉。戴明朝发现一些一代到 70 岁不肯放手,是因为没找到像他那样爱企业的人,更不放心“企二代”能否坚守其坚守的东西,他建议“企二代”要有深度理解和抵达父亲的能力,成为父亲灵魂的共鸣者,进行灵魂对话和深层交流。

不一样的环境

近期,罗子晗忧虑产品出口关税问题,圣得西严控海外订单,若同行全部转内销,服装行业将更内卷。她和父亲聊天时听到父亲感叹以前门店装修后业绩上涨轻松,如今老方法和生意经失效,付出两倍努力可能仅维持现状。

原世铭压力最大时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刚得知企业困境思考是否接班。自家企业属传统能源行业,必须向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转型,他回公司第一年扎进企业转型研究,在各部门轮流学习并外出交流,做了整套转型方案获认可,加入公司董事会并负责未来战略转型部门。

“企二代”面对的企业外部环境与父辈创业时不同,地缘政治、技术冲击、双碳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等使外部环境剧烈变化,企业接班与转型升级叠加,像给飞机在空中换发动机,给“企二代”带来很大挑战。高皓表示,能否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宏观形势变化让企业实现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和管理变革,是“企二代”核心课题。原世铭认为一代企业家成功有勇敢、毅力、决策力等共性,“企二代”站在决策位时也需这些能力。很多“企二代”顾虑和焦虑源于未来不确定性,他们要在学习一代企业家精神基础上,找到当下做企业的正确解法并实现个人价值。从组织内部视角看,戴明朝称二代接班要应对多方力量博弈,对驾驭组织、处理复杂问题能力有要求,“企二代”要有智慧、宽广胸怀和过硬能力。

一代的托举

“企二代”能接班成功是机缘,接班难,但如果一代愿意搭梯子,二代主动接班、愿意学习,成功并非不可能。2020 年,罗子晗因个人原因 4 个月未回公司,健身、调整心态后回来,发现自己还是想做这一行,此前她认为接班是父母替她做的选择,这次心态转变,接班成为她的主动选择,是接班道路重要转折点。

除“企二代”个人意愿,一代“扶上马,送一程”至关重要。戴明朝认为一代要凸显和放大“企二代”优点,提供展示才华机会和平台,做好老员工工作。父辈托举体现在日常细节中,王玉娇回公司后母亲称她“王总”帮她立威,罗子晗回公司第一天父亲向全体员工介绍她为“子晗总”,张一驰父亲在年会上表明支持他接任总经理,酷特智能董事长张蕴蓝被父亲任命为市场部总监后业绩一塌糊涂,但父亲替她屏蔽“杂音”,匡泓父亲前一天与他吵架,第二天仍在同行或朋友面前表扬他。

罗子晗认可父亲说的接班要“带三年、扶三年、看三年”,她有新想法或问题时父亲不直接做决策,只提醒关键点,她发现一代看问题更全面。湖南麻辣王子食品有限公司“企二代”张子龙的妈妈和公司总经办人员为他制定了为期 10 年的总经理培养规划,明确各阶段培养时间,要求他每半年进行进度汇报和述职报告以评估表现。

谁造新血 谁是新王

高皓称“企二代”虽不要急于证明自己,但最终顺利接班需标志性事件,如内部创业、拓展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或数字化转型等,向利益相关方证明自己是接班最佳人选,有能力带领企业创造价值、实现创新突破。

谢小薇接手公司后推动转型,2020 年投资成立芯语科技,定制蓝牙芯片并改装测试机,拿到大公司订单后蓝牙产品市占率半年内升至 45%,公司毛利率从 5% 飙升至 100% – 300%。张一驰选择数字化,他认为数字化可优化企业赚钱效率,广告营销出身的他接班后获得商业启示,传统行业竞争激烈,营销治标,战略治本,要另辟蹊径优化赚钱效率,他搭建数字化流程体系提升了赵都金店货品周转效率,也收获新思考,回家做事要做父母不能做的事。匡泓选择开辟海外市场,2012 年进公司整顿各部门,2015 年带队进军国际市场,高峰时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达 90%,这成为他接班关键一步,做国外市场决策时父亲不再干涉。

罗子晗建议“企二代”若在公司束手束脚,不如开辟新战场,“企二代”最大优势是信息连接能力,基于身份能接触不同领域、圈层的人,获取信息和经验,交流中易萌生新想法并小成本迅速落地。她提醒“企二代”不要大张旗鼓做事,最好悄无声息通过小成本先跑出盈利模型。对于“企二代”来说,应专注造新血,而非听质疑声音。戴明朝长期观察“企二代”群体,认为他们是孤独群体,易被误解、质疑、审视。王意说二代接班最大困境是要在几年内做到父辈几十年的成绩,这是外界对二代的误解。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