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如何推动共同富裕:小微企业投资新模式

7次阅读

共计 134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共同富裕正在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而如何合理运用资本应对这一变革呢?金融家李小加的创业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

在今年 8 月中旬,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以创业者的身份亮相,创立了牛码集团(NUMA),其使命是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平台,以便全球资金能有效对接中国的小微企业。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中国拥有超过 4000 万家中小企业,其中大部分被认定为小型和微型企业。李小加更是对这些企业给予了特别的称谓——“劳动创业者”。

李小加今年 60 岁,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成功的国际金融家之一。在他之前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在美林、摩根大通,还是在港交所,他所服务的都是大型企业。而如今,他选择关注的却是那些广泛存在的“小夫妻店”等小微企业,意义非同寻常。

在香港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小加和另一位创始人张高波阐述了牛码的创业构想:包括一个小微投资平台“滴灌通”,一个小微交易所以及一个专为劳动创业者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其中,“滴灌通”将作为第一个推出的产品,预计在年底前正式上线。

李小加借用了“滴灌”这一以色列农业技术的名称,意指将世界各地的资金精准注入中国的小微企业,让它们获得像滴灌一样持久和稳定的资金支持。

不同于传统的风险投资,滴灌通代表了一种新的资产类别,强调单笔小额融资、广泛汇聚资金和基于收入分享的模式。李小加表示,这种股权模式能够为劳动创业者提供“同甘共苦的长期资本”。

目前,牛码的团队已经超过 60 人,团队成员在香港和深圳各占一半。深圳的团队专注于 IT 建设,而公司的运营现阶段依靠创始人投入的资金,未来将进行融资。

在发布会上,李小加提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信息:首先,为什么选择“投资”小微经济?李小加表示,公司旨在通过投资赋能劳动创业者,而不是简单的借贷。这个观点明确了一点:小微企业借贷面临很多困难。

很多人都知道尤努斯,他是为发展小微贷款而努力的经济学家,他所创建的格莱珉银行曾被视为“普惠金融”的典范。然而他的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广泛成功,很多小微贷款案例的实际成本都很高,且小微企业经常只能实现自给自足,而难以大规模脱贫。

李小加理解小微信贷的挑战,但他相信在当前全球化与数字化的背景下,可以通过新的模式去延续尤努斯未能完成的使命。其次,李小加回答了为什么选择在香港创业。根据他的介绍,这一新投资模式将首先在香港市场启动,且首批资金也将来自香港。

李小加进一步解释,香港实施的是海洋法,这种法律体系允许各类商业活动,只要没有明确禁止的条款,而相对而言内地的监管环境要更加复杂。因此,他认为在香港创业是一条理所当然的选择。

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这一领域,受到监管的影响,创业的环境相对而言比较艰难。尽管香港经历了多次波动,但如今依然被认为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具有货币自由兑换、信息与司法基础设施完备等优越条件。此外,香港的语言与生活环境给金融创新带来了额外的便利。

李小加坚信,他的投资模式在大陆同样是可行的,主要是因为投资平台的资金来源并非来自银行或个人投资者,资金的用途主要是投资企业,不是直接用于个人消费。他认为,投资小微企业将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开辟“全新和正确的方向”。

未来,创业邦将继续关注滴灌通的进展,尤其是小微企业如何获得资金以及投资者如何参与的相关信息。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