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93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Facebook 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通过虚拟形象,与 CBS 记者探讨元宇宙的未来发展,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 Facebook 推出的全新 VR 会议工具 Horizon Workrooms 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会议室功能迅速走红。
虚拟会议室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允许用户以虚拟化身的形式,在同一虚拟空间内协作。参与者以匿名身份进行互动,同时创造出全新的沟通方式。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创造新内容,还能积累新的资产和财富。尽管许多人认为这样的未来至少还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但即便只有 1% 的可能性,也已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
从 Roblox 的成功上市,到字节跳动豪掷 90 亿元收购 Pico,再到英伟达黄仁勋的“隐身”演讲,元宇宙似乎正在逐步接近现实。国内资本市场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娱乐资本论矩阵号剁椒娱投统计的元宇宙投资项目中,从虚拟社交平台到虚拟人,从游戏公司到 VR/AR 企业,背后都有实力雄厚的美元基金的身影。
据知情人士透露,五源资本内部设立了三个团队专注元宇宙领域,成为目前最激进的纯财务型 VC 之一。高瓴资本和红杉资本也纷纷加大对广义“游戏”行业的投资力度,甚至为元宇宙游戏公司设定了明确的 KPI 目标。
创业者视角:元宇宙的想象边界
陈鑫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他在 2016 年投身于 VR 创业。然而,不久之后便遭遇了 VR 行业的寒冬。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的公司几乎没有任何收入,但他仍然投入超过两千万元资金,专注于搭建大空间移动 VR 的底层技术。如今,沉浸世界已成为少数几家幸存下来的 VR 创业公司之一,并获得了多轮融资,目前已扩展至全国 30 多个城市的线下门店。
尽管元宇宙的概念让沉浸世界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但陈鑫本人并不愿意将公司简单归类为“元宇宙”企业。他认为,元宇宙的定义尚不明确,且不应由单一公司主导,而应由多家公司共同构建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
陈燕则是另一位投身元宇宙领域的创业者,他在 2017 年创立了次世文化,专注于虚拟偶像的开发。起初,该公司制作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次元网剧《戏隐江湖》,并推出了虚拟形象“迪丽冷巴”和“韬斯曼”。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陈燕意识到传统的虚拟偶像模式存在局限性,因此开始探索更为智能化和场景化的虚拟人解决方案。
技术与生态:元宇宙的关键要素
在马杰思看来,元宇宙的核心在于彻底切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并实现远程物理信息的传递。他指出,传统的空间和工具仅限于传递视觉和听觉信息,而在元宇宙中,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物理交互,如握手、拥抱等。
尽管元宇宙的定义尚未统一,但业内已形成一些共识,如开源性和去中心化特性。惟一资本在过去一年半中已投资了两家与元宇宙相关的公司,包括大空间移动 VR 平台和 VR 内容公司。该机构执行董事沈海丰认为,元宇宙应具备开源属性,并成为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
“从根本上讲,用户体验仍需依赖创意和内容驱动。无论是独立工作室还是个人创作者,内容创作始终受到限制。因此,采用开源方式进行内容创作,不仅能更好地积累创意,还能促进内容的交互。”沈海丰解释道。
Roblox 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它鼓励用户自主产出内容。沈海丰补充说:“许多成年人初次接触 Roblox 时可能会觉得体验不佳,但实际上其目标用户是青少年。这些年轻人的需求远非单一工作室或开发者所能满足,这正是开源 + 去中心化产品成功的典型案例。”
资本的抉择:元宇宙的投资逻辑
元宇宙概念的火爆不仅带来了资本的狂热,也伴随着投资机构的焦虑。实际上,早在元宇宙概念流行之前,美元基金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潜在标的,如虚拟人、动作捕捉、游戏引擎等。虽然当时缺乏一个统一的术语,但投资方向基本一致,包括 AI 游戏、云游戏、虚拟社交等领域。
一位知名美元基金前投资人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在元宇宙概念出现之前,它更像是诗和远方,缺乏明确的方向。去年上半年,我们考察了一些早期项目,但最终未能投资。这些公司的本质要么是艺人经纪公司,要么是动画公司,远非所宣传的那样理想,且估值偏高,因此选择了放弃。”
对于早期投资机构而言,元宇宙领域充满了矛盾。尽管整体趋势看似清晰,但实际爆发点尚未到来。这位投资人坦言:“时机尚未成熟,大家都在等待。这是早期投资的魅力所在——目标明确,但何时介入、选择哪些标的仍是难题。投资者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说服自己相信短期内能看到成果。例如,有些公司连产品都还未推出,估值却已达到数亿美元。”
去中心化的未来:元宇宙的经济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互联网是中心化的,数据由巨头掌控。而在去中心化的元宇宙中,数据不再归属于任何单一实体,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代码,但无法得知数据背后的具体用户身份。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基于现有协议构建新产品,这种模式有望重塑财富格局。
云九资本合伙人牛凤轩指出,近年来头部项目的代币分配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代币被分配给社区用户,而非仅限于投资人和技术团队。这种转变反映了元宇宙经济体系的全球化趋势。
一些行业巨头早已预见了这种互联网变革的到来。去年底,腾讯 CEO 马化腾提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结束,下一代将是全真互联网。面对元宇宙带来的机遇,投资机构纷纷入局,但一个关键问题是:元宇宙的哪个细分领域最具投资价值?
有投资人将元宇宙的投资机会划分为四大方向:内容(如 VR 内容、虚拟人)、平台(如虚拟社交平台)、经济体系以及相关硬件。另一派观点则认为,元宇宙中的公司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是提供虚拟人 AI 技术支持的企业,如 RctAI 和超参数;第二类是游戏引擎公司或游戏编辑器;第三类是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产品,如虚拟社交平台。
此外,还有一些投资者特别关注元宇宙的经济体系。宸曦资本合伙人 Sophia 表示,元宇宙的全球化特性决定了其支付体系也必须是全球化的。她认为,区块链之所以在元宇宙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因为它解决了跨国支付的难题。例如,在非洲等地区,由于各国货币种类繁多,跨境支付极为复杂。元宇宙的经济体系旨在打破国界,让全球用户都能参与其中。
基于这一逻辑,Sophia 目前并未关注国内的元宇宙团队。她认为,国内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出色,但受制于政策和资金的限制,许多项目更倾向于在海外寻求支持和发展。
重新激发的创业浪潮
随着资本的涌入,元宇宙领域掀起了一波新的创业热潮。虚拟人和游戏成为热门方向,甚至一度沉寂的 VR 行业也重新焕发活力。
例如,次世文化通过打造明星虚拟形象和虚拟乐队,引领了行业潮流。与此同时,陈鑫的大空间移动 VR 平台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他认为,VR 是实现元宇宙的最佳媒介形式,因为它能提供极强的沉浸感。
沈海丰指出,VR 在元宇宙中具有显著优势,因为它完全脱离现实世界,更容易让用户沉浸其中。相比之下,AR 虽然也能提供虚拟元素,但其应用场景相对有限。
目前,VR 一体机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重量、画质和舒适度均达到了较高水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Quest 2 能在海外市场取得千万级别的销量。
然而,国内 VR 产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硬件制造水平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开发者生态尚未形成良性循环。不过,沈海丰相信,字节跳动收购 Pico 将极大推动国内 VR 市场的进步。
从长远来看,VR 被认为是元宇宙的核心场景之一。沈海丰坚信,随着体验的不断优化,VR 将成为元宇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