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如何成为中国入境游新霸主?

6次阅读

共计 135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入境游新热潮:深圳的迅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多国实施免签政策,入境旅游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 年第一季度,全国入境外国人数同比增长 40% 以上,各大城市争相抢占这一巨大的国际旅游流量入口。虽然上海长期以来占据入境游第一的位置,但深圳最近的表现令人瞩目。数据显示,去年深圳迎来了 276 万外国入境游客,同比翻倍,首次超过广州和北京,跃升为全国第二。2024 年,深圳入境游增长率达 56.9%,国际旅游收入增长 93.2%,双双位列全国之首。

科技魅力成深圳旅游新名片

深圳不仅仅靠地理位置吸引游客,更凭借其科技创新赢得了外国游客的青睐。在中国“购买潮”兴起的背景下,深圳的智能电子产品、创新科技体验成为游客的新宠。从无人机表演、智能机器人互动,到试驾高科技电动车,深圳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科技体验。日前一位回美国的网友在直播中分享了他在深圳一口气买下三部华为折叠屏手机的经历,展现了深圳电子产品对外国消费者的强大吸引力。

老牌电子集散地华强北也因迎来大量外国“扫货”游客而重新焕发活力。许多在广交会期间转战深圳的外国买家,将华强北列为采购和体验科技产品的必访地。据统计,华强北每日接待超过 7000 名外国游客和采购商,他们不仅采购手机及配件,还对 AI 智能眼镜、筋膜枪、智能耳机等新潮科技感兴趣。

新兴服务产业配合科技旅游

迎合日益增长的外国消费需求,华强北周边涌现了针对外国游客的导购和翻译服务,甚至有博主戏言华强北比拼多多等国内电商更懂得服务外国消费者。深圳不断完善购物和服务体验,助推电子消费逐渐成为国外游客观光新亮点。

文旅融合:深圳的转型路径

虽然深圳的自然旅游资源有限,但其独特的“生态 + 历史 + 科技 + 产业 + 改革开放”基因为文旅创新提供了独特基础。2018 年,深圳曾被世界旅游业理事会评为“全球十大旅游城市”,同时入选孤独星球的全球十佳旅行城市,显示出其潜力。

深圳通过深化与香港的文旅互动,实现了“港人北上”流量的指数级增长。2023 年,香港居民平均每人访问深圳超过 10 次,极大刺激了深圳的入境消费。专家指出,随着免签政策的优化,深圳更容易吸引在港工作和学习的外国人短期访问,进一步扩大入境游客基数。

科技旅游:深圳的新机遇

广东省早在 2021 年就提出建设“广深港科创旅游走廊”,意图将区域内高科技企业串联成旅游体验链条。相比传统工业旅游,科技创新带来的体验更加新颖和吸引人。深圳拥有华为、腾讯、大疆等龙头科技企业,打造科技主题旅游体验馆成为可能。借助 AR/VR 与元宇宙技术,未来的深圳或将呈现高度沉浸的购物与游览体验,满足游客对未来城市的好奇心。

深圳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潜力巨大,深圳仍面临国际航线覆盖有限、文化 IP 资源尚需整合等短板。国际航线数量低于广州,影响部分入境游客的出行便利。同时,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还需加强,以塑造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业内人士认为,深圳不应与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历史或传统旅游资源上竞争,而应利用其独特的科技和开放优势,打造差异化的高端旅游产品。转型路径为从制造强市逐步向以创新驱动的旅游胜地转变,体现新的城市定位和活力。

总之,深圳抢占入境旅游第一站并非偶然,而是依托自身制造业实力与科技创新活力的必然结果。未来,从“扫货”电子产品到科技体验,深圳有望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将文旅产业推向新的高峰。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