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魏建军发力超豪车市场,挑战高端之路再启航

22次阅读

共计 277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当比亚迪的仰望 U9 在上海武康路的街头吸引了无数目光,不仅让韩国游客驻足,更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热潮,长城汽车的董事长魏建军显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近日,一份名为“自信汽车”的注册商标审查结果截图在网上流传,这一品牌正是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设立。与此同时,长城汽车内部组建了一个全新的部门——“长城品牌超豪车 BG”,由魏建军亲自担任董事长,原技术副总裁宋东先出任 CEO,张晓波则负责 CTO 职务。据悉,这个定位为“天花板车型”的超豪车系列将命名为“自信”,这不仅是魏建军近年来逐渐走向公众视野的标志,也体现了他对品牌发展的坚定信念。

长城汽车在 2024 年设定了 190 万辆的销售目标,然而截至年底,实际销量仅为 123.3 万辆,完成率不到七成。事实上,自 2021 年以来,长城汽车便未能达成既定目标。尽管如此,魏建军依旧保持冷静,面对同行纷纷陷入价格战的局面,他坚持认为“不追求没有意义的销量”,并预计 2024 年的利润将达到 124 亿至 130 亿元人民币。

然而,过去一直被国外品牌占据的国内超豪华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巨变。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4 年前 9 个月,进口超豪华品牌的总销量仅为 4,762 辆,同比暴跌 60%。面对这一巨大市场空缺,国产品牌纷纷涌入。比亚迪率先推出了高端品牌仰望,华为与江淮合作打造的尊界,以及蔚来旗下的 ET9 系列,都将价格提升至百万元以上。

凭借坦克系列的成功经验,长城汽车自然不甘落后。不过,魏建军的新品牌“自信”是否能够助力其实现“2025 年全球年销量 400 万,80% 新能源”的宏图,目前仍需拭目以待。

一号位战争

长城汽车一向擅长通过子品牌策略拓展市场,目前旗下已有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皮卡五大品牌。其中,魏牌和坦克均定位高端,坦克 300 更是成为市场爆款。而此次推出的“自信”系列,首次设立了董事长职位,并由魏建军亲自担任,这一举措并不令人意外,毕竟他曾将魏牌称为“堵上姓氏的品牌”。

作为“保定车神”的魏建军,出身军人家庭,仅有高中学历,但他对发动机有着极大的热情,是一位典型的技术派人物。在他的带领下,长城汽车在燃油车时代取得了稳固的地位。魏建军主内,而王凤英则负责外部事务,两人分工明确,共同推动长城汽车的成长。

据说,当时有长城内部的公关人员建议魏建军多宣传自己,却得到了“说什么说,干就是了”的回应。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到来,以及新势力们在一号位战争中的崛起,魏建军也开始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他开始尝试通过短视频平台、线下门店等多种方式扩大影响力。尽管如此,长城汽车的销量并未显著改善,魏建军还对公司营销架构和高管团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魏牌在过去八年内更换了六位 CEO。

一号位战争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形象和流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商业设计和组织设计。魏建军虽然尚未完全掌握“网红课”,但他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帮助长城汽车积累了健康的现金流。通过砍掉部分亏损车型和子品牌,2024 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的营收同比增长 19% 至 1422.5 亿元,净利润同比翻倍,达到 104.28 亿元。尽管销量未增,但利润却显著提升,这也让长城汽车有了冲击高端市场和超豪华车型的信心。

多子又多夭

长城汽车在高端和豪华领域的探索并非首次。早在 2020 年底,长城就推出了全新子品牌沙龙及其首款纯电动轿跑机甲龙。这款车型在广州车展上大放异彩,获得了工信部的销售批准,但最终未能成功上市。沙龙最终与欧拉合并,而欧拉虽曾在女性市场短暂火爆,但 2024 年的销量同比下滑 42%,如今也面临严峻挑战。

去年 2 月,长城汽车再次传出计划推出全新品牌的消息,内部代号为 ZX。据称,该品牌将独立于现有渠道销售,首款车型是一款 D + 级高端新能源轿车,车身长度达 5500 毫米。ZX 与“自信”的拼音首字母缩写一致,这或许并非巧合。

截至目前,长城旗下五大子品牌中,仅魏牌和坦克实现了同比增长,分别为 32% 和 42%,而哈弗、长城皮卡等则呈现下滑态势。曾经连续 103 个月占据国内 SUV 销量榜首的哈弗,如今已退出国内 SUV 销量前十榜单。相比之下,魏牌虽然有所回暖,但销量相比巅峰时期几乎腰斩,而更年轻的坦克系列则表现出色,超越比亚迪的方程豹,成为长城最耀眼的明星产品。

回顾 2008 年左右的长城汽车,其产品线涵盖 SUV、皮卡、轿车、MPV、越野、CUV 等多个领域,子品牌多达九个。经过一番梳理,魏建军与里斯中国咨询团队合作,最终确定了 SUV 和皮卡两条主线,形成了今天的哈弗和长城皮卡两大主力品牌。

如今,长城汽车再次面临销量困境,似乎决定将战略重心放在高端化上。尤其是“自信”系列瞄准的超豪华市场,虽然市场份额较小,但溢价空间较高,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在新子品牌运营方面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教训。例如,WEY 品牌从高端燃油车转向新能源,再到硬派越野 SUV 的多次转型,导致消费者对其品牌认知产生混淆。因此,“自信”系列的高规格独立运营,旨在与魏牌、坦克的高端车型形成差异化,预计起步价位将在百万级以上。

豪车下神坛

长期以来,中国的豪华车市场一直是奔驰、宝马、奥迪的天下。然而,这一切正在悄然改变。财报数据显示,2024 年第三季度,奥迪营业利润同比下跌 91%,宝马净利润大跌 84%,奔驰净利润下降 54%。BBA 虽可通过全价格区间的车型覆盖勉强维持,但专注于超豪车市场的保时捷、法拉利等品牌已显现出颓势。

2024 年 12 月,保时捷中国总裁潘励驰透露,公司将优化经销商网络,预计到 2026 年底,国内经销商数量将减少至约 100 家。另一家英国超跑品牌迈凯伦更是陷入困境,短短一年内两次易主,最新消息显示,阿布扎比的 CYVN 控股已签署协议,将以 100% 所有权收购迈凯伦的汽车部门。

传统豪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多缸发动机和高性能引擎,但在新能源车的冲击下,这些优势已被电机的动力平权打破。一些入门级纯电车型的百公里加速表现甚至超过了过去的超跑。此外,智能化趋势也让汽车的综合体验更加多元化,豪华感不再局限于内饰材料和设计风格,而是渗透到自动化控制和沉浸式体验中。

当传统豪车试图转型电动化时,却发现难以追上新势力电动车的步伐。比亚迪的仰望主打纯电技术路线,而长城汽车的“自信”系列据传将搭载自研的 4.0T V8 发动机。由于宋东先曾主导长城柠檬混动 DHT 平台的研发,因此“自信”系列的超豪车型很可能延续混动技术路线。这种动力路线的差异或许能让“自信”在超豪车型中脱颖而出,但其产品力的吸引力可能不及比亚迪仰望那样直观。

魏建军常提到的“酒太多了,不知道哪种才是好酒”的困惑,依然困扰着“自信”团队。2025 年,国内车市的价格战仍在持续,长城汽车多年来坚持的重利润战略虽能承受多品牌试错的成本,但屡战屡败的形象可能会对主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这次的“自信”出击,无疑承载了长城汽车必须赢的压力。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