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84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洛杉矶大火持续蔓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 1 月 17 日,已有 27 人遇难,超过十万人被迫撤离家园,数千栋建筑被毁,损失金额高达 1500 亿美元,成为该地区历史上最严重的火灾之一。
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很多居民不再关注社交媒体上的娱乐内容,而是频繁使用一款名为 Watch Duty 的火灾追踪应用程序,实时获取火灾信息,保障安全。
Watch Duty 为何能迅速走红?
Watch Duty 于 2021 年推出,是一款免费应用,提供火情地图、风向监测、疏散区域和空气质量指数等关键数据。最初主要为西部的消防员和应急人员使用,用户增长缓慢。但到了 2024 年 12 月,其活跃用户数已跃升至 720 万,是 2023 年 190 万用户的三倍多。
在这场洛杉矶大火中,Watch Duty 被广泛认为比当地政府的官方警报更及时、更准确,成为市民了解火情的首选工具。数据显示,火灾期间 Watch Duty 下载量达到 200 万次,并超过 ChatGPT,成为苹果美区应用商店下载量最高的应用。
这款软件的优势主要在于解决了火灾期间信息不明确的问题。由于伴随的大风,火势迅猛扩散,很多居民不清楚哪些地区已被波及,产生恐慌。Watch Duty 通过一张带火焰标识的实时地图,清晰展示火灾范围,有效缓解了恐慌。
此外,当地政府推送的火灾警报往往有 15 分钟左右的延迟,这极易影响市民的撤离时机。相较之下,Watch Duty 能在 1 分钟内发出撤离警报,提醒处于危险区域的用户迅速行动。更贴心的是,应用还能提供详细的撤离路线,指引用户安全撤离。
简而言之,Watch Duty 在危险的火灾面前,成为很多洛杉矶人线上逃生的通道。
“佛系”运营理念引发关注
不同于其他应用追求高活跃度和长使用时长,Watch Duty 专注于 信息的准确传递和速度,不在意用户是否频繁打开 App,更不卖广告,也不收集大量用户数据。用户无需登录即可使用,极大保护了隐私安全。
正因如此,用户对它的好感度不断提升。Watch Duty 表示,未来计划扩展至更多类型的紧急警报,涵盖整个美国甚至全球,目标替代那些反应不够快、可靠性不足的地方政府系统。
尽管当前表现突出,但 Watch Duty 面临的挑战也不小。火灾信息的实时核实复杂,需要庞大的专业团队支持,而这种“佛系”商业模型难以迅速盈利。Watch Duty 究竟能走多久,外界普遍存疑。
创始人的初心与团队力量
Watch Duty 的创始人兼 CEO John Mills 本人深受山火影响。2020 年,他位于加州索诺玛县的家遭遇沃尔布里奇大火侵袭,这场灾难夺走了 33 人生命,毁坏了 156 座房屋。经历此痛,Mills 发现没有一个平台能全面提供火灾安全所需信息,于是决定自己打造 Watch Duty。
目前,Watch Duty 拥有 15 名全职员工和 200 名兼职志愿者,大部分是消防员、调度员、急救人员,以及记者,具备丰富实战经验。他们综合官方数据、志愿者报告和 911 调度信息,确保火灾信息快速且精准地更新。
技术方面,Watch Duty 依托 Google 云平台和亚马逊网络服务等第三方平台支撑。正是这股强大的技术与专业团队合力,使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度超越传统火情应用。
资金来源与运营成本
Watch Duty 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用户捐赠、订阅服务和机构资助。2024 年,累计资金达 560 万美元,较前一年增长 4.6 倍。其中,200 万美元来自 6.55 万名付费会员,金额是去年四倍;个人捐赠 60 万美元;Google 赠款 200 万美元;另外从一位匿名富商收到 100 万美元资助。
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团队薪酬,Watch Duty 没有办公室,也几乎不花费营销和差旅费,目标是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确保员工获得具有竞争力的薪水。
可以看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在技术,而在这支富有使命感和专业背景的团队。许多员工是出于减少火灾损失的热情加入,几乎是“为爱发电”。然而,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持续凝聚仍是公司未来需要面对的重大考验。
坚守非盈利,不盲目跟风盈利模式
John Mills 坚持 Watch Duty 保持非盈利性质,力图打造一个可持续的非营利组织支撑这款免费服务。他对 OpenAI 转向盈利模式持批评态度,明确表示 Watch Duty 不会走类似路线。
虽然非营利策略保证了公益本质,但是否限制了扩大规模和持续发展的潜力,目前尚无定论。“为爱发电”到底能走多远,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悬念。
总体来看,Watch Duty 展现了科技公益结合的典范,在严峻的火灾环境中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障。未来的发展道路充满挑战,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