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74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3 年对全球创投市场来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一方面,经济放缓导致大量独角兽估值遭遇腰斩,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融资额降至 2850 亿美元,比去年减少了 38%,创下自 2018 年以来的最低点。
另一方面,生成式 AI 的快速崛起点燃了市场热情,全年吸引了近 500 亿美元投资,新涌现出约 20 家新独角兽,各类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纷纷涌现,造就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热潮。
随着市场逐步推进,2024 年全球独角兽行业的版图也变得更加激烈。一些曾经的明星公司市值大幅缩水,中国的前五大独角兽累计缩水近千亿,同时,新晋的几家企业则迅速推高估值。其中,最火热的 OpenAI 虽然人气极高,但还不是增长最快的那一家。
“七大巨头”崛起,AI 领跑市场
去年,美国银行首次提出了“七巨头”(Magnificent 7) 的概念,用来描述表现出色的科技巨头,包括 Meta、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特斯拉和英伟达。而在创业圈,Caplight 根据市场交易测算出了 AI 和数据驱动的“七大独角兽”,它们是:Anthropic、字节跳动、Databricks、OpenAI、Rippling、SpaceX 和 Stripe。这七家企业去年到年底的平均增长达 29%,远超其他初创公司约 9% 的整体增长速度。
从交易溢价来看,AI 和数据领域的企业表现最为抢眼。OpenAI 虽然人气高但排第二,第一是 Anthropic,溢价高达 368%。Hugging Face 紧随其后,溢价也达 144%。此外,Cohere、Scale、Cribl 等企业在市场上也表现优异。
整体看,AI 和数据公司成为投资热点,表现远超一些已经上市的同行比如 Palantir、Snowflake 等。这些新晋独角兽的增速明显优于去年出现的公司,显示出行业的巨大潜力。
AI 企业表现亮眼,传统行业受挫
根据 PitchBook 报告,2023 年北美市场共孵化了 45 家独角兽,远少于 2022 年的 195 家,但其中 18 家涉及 AI 领域,占比超过 40%。像 Runway、Character.ai、Replit、Cohere 等是生成式 AI 的代表作,估值节节攀升。
中国市场也未缺席,特别是在下半年,人工智能成为融资热点,催生了智谱 AI、百川智能、零一万物等新独角兽。
然而,非 AI 企业的表现则大为逊色。数据显示,前 20 名的独角兽中,除了 SpaceX、Databricks、OpenAI 外,其余都面临估值下跌的局面,像 Chime、Stripe、Canva 估值大幅缩水:Chime 从 250 亿美元跌到 60 亿美元,跌幅超过 70%;Canva 从 400 亿美元降到 130 亿美元,跌了 68%。
在中国,像字节跳动、Shein、小红书、猿辅导、元气森林这些明星企业,也都经历了估值的剧烈下调。字节跳动的估值从峰值的 3000 亿美元下调至 2680 亿美元,Shein 则从 1000 亿美元降到 640 亿美元。其他企业裁员和估值缩水成为常态。
根据市场观测,除了少数 AI 企业外,大部分公司估值仍停留在过去的高点之上,可能实际价值要低 5 - 7 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真正的优质独角兽数量远低于数字上的统计。
未来展望:新一轮上市浪潮可期
尽管 2024 年的市场环境依旧充满挑战,但随着一些公司逐步进入退出期,市场可能迎来新一轮的上市高潮。Caplight 整理出 15 家潜在的 IPO 候选企业,其中包括:
- Databricks:专注数据处理和 AI 平台,今年估值从 380 亿升至 430 亿美元,得益于生成式 AI 技术的发展。
- SHEIN:跨境电商巨头,估值由 1000 亿下调至 660 亿美元,市场关注其能否顺利上市。
- Stripe:金融科技巨头,估值从 950 亿下调至 500 亿美元,但仍处于行业前列。
- Canva:创意设计平台,结合 AI 后估值略有回升,年初估值达到 260 亿美元。
- Chime:金融科技服务平台,估值大幅下降,但市场仍期待其未来表现。
- 其他如 Fanatics、Klarna、Reddit、Ripple、ServiceTitan、Rubrik、Turo、Liquid death、StubHub 和 Figure 等公司也在布局 IPO,值得关注。
综上所述,未来的市场格局将由 AI 引领,巨头公司不断崛起,新兴企业不断涌现,行业竞争日趋激烈。2024 年,看好 AI 企业持续领跑,独角兽们的实力比拼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