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与微软的重谈:未来IPO的关键时刻

26次阅读

共计 139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OpenAI 和微软之间的关系似乎出现裂痕!OpenAI 急于上市,而微软则不愿意让自己的 130 亿美元投资打水漂,双方正在为数十亿美元的合同条款进行重新协商。微软最近放宽了态度,愿意允许 OpenAI 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只要能继续访问其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虽然微软已投入 130 亿美元,但为了确保未来的利益,可能会放弃一部分股权以换取 2030 年后的技术使用权。

这场谈判是为了修订自 2019 年以来的老合同,自那时起,微软就成为了 OpenAI 的重要资金支持方。OpenAI 已经通知其他投资者,未来将降低与微软的利润分成比例。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微软也正在与 Oracle、软银联合打造高达 5000 亿美元的 AI 数据中心。

当前,OpenAI 面临着转型为公众利益公司的挑战,未能成功实现这一计划将对其 IPO 构成重大影响。一位业内专家指出,如果不能将商业运作转型为符合公共利益的模式,其融资将受到严峻考验。

随着 IPO 的目标越来越近,OpenAI 与微软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尽管微软已经在技术和资源上给予了 OpenAI 极大的支持,但是 OpenAI 显露出的“傲慢”态度却让这位巨头投资者感到不适。对微软内部人士来说,OpenAI 在谈判中的态度像是婚前协议中的新娘,既想保持理想主义,又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

在重谈中,OpenAI 希望能够保留其独立性,同时又不愿放弃与微软之间的合作关系。微软为此也考虑放弃部分股权,换取未来对 OpenAI 技术的使用权。微软希望通过这次合作,确保其投资不至于化为泡影。

有趣的是,OpenAI 在 2019 年的承诺是限制投资者的回报,这一条款随着市场关系的变化,正在逐渐发生改变。OpenAI 预期,未来可能会转型为一种新的公共利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PBC),这种模式既能实现盈利,又能兼顾社会责任。

在谈判过程中,微软的目标很明确:他们希望能继续拥有 OpenAI 的技术优势。相比经济利益,微软更看重的是与 OpenAI 的合作能够助自己在 AI 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而 OpenAI 在经历了马斯克的退出后迅速崛起,实施了商业化转型,获得了来自多个投资者的大额融资。通过这种转型,OpenAI 的确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然而,他们能否确保诚信与使命之间的平衡,仍然是一个重大考验。

此时,OpenAI 面临着来自外界的压力。如果公司未能合理处理与投资者的利益关系,可能会引发法律层面的争讼。比如,马斯克就曾公开表示将采取法律手段阻止 OpenAI 的重组。与此同时,不同的声音也在影响着 OpenAI 的决策,部分前员工指出这些业务转型计划可能会抹去 OpenAI 的初衷,使得其掌控技术的权力逐渐集中在少数投资者手中。

此外,监管机构的审查也让 OpenAI 的重组之路增添了不少阻碍。在加利福尼亚和特拉华州的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下,OpenAI 需要向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以证明此次重组符合公司的初衷和社会使命。

总结来看,OpenAI 的未来依然面临多重挑战。即便它成功转型为公共利益公司,依然需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寻找合适的投资与回报衡量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OpenAI 已经被视为当红炸子鸡,若能顺利上市,市场评估将十分可观。

最终,这场为了未来而展开的谈判,能否实现双方的共赢,还是注定将面临分道扬镳的命运,仍未可知。纵观全球 AI 行业的发展,投资与未来科技之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