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合资品牌转型:本土化重塑竞争力

21次阅读

共计 126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随着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的持续发力,中国市场的日系合资品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采取了降价促销和渠道补贴等传统手段,日系合资品牌仍难以扭转市场份额下滑的趋势。

据乘联会统计,2024 年第一季度,中国自主品牌占据了 62.9% 的市场份额,而合资及外资品牌(含特斯拉)仅占 37.1%,较 2022 年底的 52.7% 显著下降。相比之下,德系品牌依托豪华车市场维持一定优势,而日系品牌却显得格外艰难。

以日产为例,2024 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滑 12.2%,降至历史高位的 55% 以下;进入 2025 年后,其销量进一步下跌 27.5%。即便 B 级轿车如雅阁、凯美瑞和天籁已将起售价下调至 12 万元左右,入门级车型低至 8 万元,价格透明化政策也未能有效吸引消费者。截至 2024 年底,日系合资品牌整体市场份额降至 11.2%。

然而,近期上市的丰田铂智 3X 与东风日产 N7 标志着日系合资品牌战略的重大转折。这些新车不再单纯依赖价格竞争,而是聚焦于本土化产品定义、智能化供应链整合以及传统工艺改进。

从模仿到创新

2019 年,当特斯拉 Model 3 Performance 初入中国市场时,超级车间创始人小特在广州的一次试驾经历,意外成为东风日产团队转变的关键契机。当时试驾 Model 3 的网友正是现任东风日产新能源品牌总经理王骞,他由此深刻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趋势,并推动团队全面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

此后,东风日产不仅推出用户问答栏目,借鉴了小米等新势力的成功经验,还强调公开透明地回应消费者关切。在上海车展上,N7 作为首款完全基于中国市场需求打造的车型亮相,展现了东风日产全新的产品理念。

全栈本土化实践

N7 的车机系统由一支百人团队自主研发,成员全部为中国工程师。他们采用与中国用户共创的方式,确保产品符合本地需求。例如,冰箱、彩电和大沙发等元素已成为 N7 的标志性配置,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东风日产的技术中心负责人周锋曾主导智能化技术研发,与 Momenta 合作共同评审辅助驾驶功能。这种跨界融合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也让传统车企焕发出新的活力。

加速变革

在广汽丰田方面,铂智 3X 凭借智能座舱、激光雷达、英伟达 Orin 芯片以及 Momenta 的辅助驾驶方案,成功跻身新势力阵营。该车型上市后迅速获得市场认可,累计订单突破 2 万辆,零售销量同比增长 16%。

与此同时,日系品牌纷纷调整战略,从“全球优先”转向“中国优先”。例如,日产承诺未来三年投入 100 亿元扩建技术中心,扩充至 4000 人规模,加速本土化进程。丰田则在上海车展提出“立全球,更中国”的口号,强调与中国研发团队紧密协作。

宝马、保时捷等德系品牌亦采取类似策略。宝马通过向中国生产基地追加 200 亿元投资,加快新世代车型的本土化生产,并在早期研发阶段融入中国用户习惯。

未来展望

日系品牌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大幅增加新能源车型投放数量。本田规划至 2027 年推出 10 款电动车型,日产则将新能源车型总数提升至 10 款,部分新车还将搭载华为鸿蒙系统。这种积极调整表明,日系合资品牌正在努力适应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