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7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9 月 11 日,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 2021 HICOOL 全球创业者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中国创业主题正经历深刻变革,科技主导的创业时代已然来临。
创业新时代,创业者的“三个驱动”
在全新的创业背景下,沈南鹏建议创业者通过“科技驱动”“绿色驱动”和“责任驱动”来寻求与时代的更多共鸣。
首先,创业者要更具科技驱动。在先进制造、生物制药、核心软件、新材料等领域,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甚至空白,这正是创业力量应着力之处。谁能突破“无人区”,谁就是时代的破局者。过去两年,硬科技、To B 等是红杉中国重点关注方向,科技主导的投资格局已形成。创业者需关注三个“更”:更硬核,如芯片半导体、量子计算、脑机接口;更智能,如垂直和通用 SaaS、数字医疗等;更交叉,如 AI 制药、合成生物等领域,将行业难点、痛点转化为创业公司发展的起点和亮点。
其次,创业者要更加绿色驱动。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结构性机遇下,主动寻找原创性、引领性的创业机会。过去几年,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已出现一批引领世界的中国企业,但“碳达峰、碳中和”蕴含更多创业机遇。今年 4 月发布的“碳中和”报告梳理了可加速商业化落地的十大技术方向,如固态电池、家用储能等。红杉和远景集团共同落地百亿人民币碳中和基金,建设产业孵化中心,推动和孵化先进绿色技术试点项目,将低碳零碳理念植入未来科技企业。
最后,创业者要更加责任驱动。未来的创业者,在提供更好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需求的同时,要更多思考企业发展对民生的促进,让技术进步和企业成长创造的价值更好回馈大众。ESG 理念将深度融入创新创业和企业战略管理,红杉已将 ESG 纳入投资决策,形成更全面评价体系,这需要政策制定者、投资机构和创业者共同努力。
创投机构的新作为
面对创业新时代,创投机构也需变革。以往是“粗放发展”的 1.0 时代,如今正迈向科技动力更强、社会共识凝聚力更大、商业与公益更平衡、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齐头并进的 2.0 时代。技术驱动的创业企业发展周期长,需要更多长期资本支持,投资机构要有耐心、恒心和信心,与创业者共同成长。
红杉秉承“半公益”态度支持早期企业发展。“半公益”理念旨在支持具有原创和颠覆性技术的企业长线发展,不被眼前干扰;推动具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创业者潜心突破,不被短期浮躁左右。这要求投资人不算回报收益的“小账”,重点算科技创新的“大账”,为科技创业者提供资金和服务。
早在 2016 年,红杉在香港发起专注硬科技投资的早期基金“Hong Kong X”,进行“半公益”投资试点。当时香港创新创业氛围不浓,科技成果转化不理想,通过该基金为高校提供技术到产业的赋能手段,挖掘深科技创业潜力。5 年来,培育出 30 多家有科技特色的创业公司,如在河南暴雨灾害中捐赠户外电源的储能公司 EcoFlow 正浩。近几年,红杉陆续成立五个具有“半公益”性质的孵化器,见证了一批“小巨人”企业发展壮大,如自动驾驶独角兽小马智行、边缘计算突出企业江行智能等。
近期,红杉推出新举措,红杉中国投资的种子期、天使轮企业在获得第二轮融资时,将自动获得最少 100 万元人民币支持。此举一是表达对创业者的支持,穿越创新死亡之谷时,雪中送炭更珍贵;二是找到公益与商业的最大公约数,用公益资金投资创业者,创业者创造的商业价值反哺公益基金,同时鼓励被投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壮大公益力量。
新创业时代的主线与展望
回望过去,看多中国、做强中国是长期共识;创新创业回归原创和硬核科技创新;商业和公益发生更有活力的化学反应。这些主线勾勒出全新创业时代,为创业者打开更大机遇之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鼓励是科创生态的最大助力,如最近成立的北交所为科技主导的“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加持。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前景广阔。最后,预祝 HICOOL 大会圆满举办,希望各位创业者在北京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