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价格飙升引发巧克力企业调整策略

16次阅读

共计 115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可可成本飙升,巧克力巨头纷纷调价

近来,全球可可价格暴涨,给巧克力行业带来巨大压力。作为中国市场的两大主力品牌,费列罗和玛氏接连发布调价通知,调整旨在应对原材料、物流、能源及人工成本全面上涨的挑战。费列罗宣布旗下健达品牌部分产品价格将自 2025 年 6 月起上涨 6% 至 8%,而玛氏箭牌也于今年 4 月开始调整部分产品价格,平均涨幅约为 10%。

可可涨价波及多个行业

巧克力不只是单纯的零食,还是烘焙、冰淇淋等产品的重要原料。多位业内人士透露,2024 年下半年,可可粉价格曾翻倍,虽有所回落但仍远高于 2023 年。这使得许多独立烘焙店主被迫减少巧克力相关产品的生产,并取消优惠活动,且不愿随意更换原料或配方,以保持品质。

供需紧张导致价格飙升

可可价格的上涨根源于产区供应链的脆弱性。全球约三分之二的可可产自科特迪瓦和加纳,但气候变化、虫害以及几年间缺乏资金投入加剧了产量不足。2023/24 年度,全球可可缺口达到 44.1 万吨,是六十年来最大缺口,同时库存比例降至 46 年来最低点。市场的短缺加上投机行为导致价格大幅攀升,2023 年可可价格几乎翻倍,曾创下每公斤 12931 美元的历史新高。

价格上涨影响存在滞后性

由于企业通常保有一定库存,且通过长期合同锁定采购价格,成本上涨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具有一定延迟。然而,持续高涨的原材料价格已让保护机制趋于失效,巧克力企业不得不面对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的现状。

行业内多举措应对挑战

巧克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难以完全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因此,除了适度调价,行业内部也在积极寻找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路径。例如,一些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保障合理毛利;加强供应链韧性,比如玛氏在印尼推广高产量可可树种并派出“可可医生”指导农户,提高原料质量和产量。

此外,市场也见证了“巧克力 +”趋势加速发展。为应对高昂的可可价格,一些制造商推出含可可含量较低但口感丰富的产品,比如在巧克力中加入更多坚果、水果或焦糖。雀巢等国际巨头积极扩展“巧克力饼干”产品,在多个市场推广巧克力烘焙系列,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口味需求。

部分企业还投身新技术研发,尝试以细胞培养技术、植物蛋白等创新材料部分替代传统可可原料,以减轻未来的价格波动风险。例如,亿滋投资可可初创公司 Celleste Bio,嘉吉与 Voyage Foods 合作开发替代方案。

未来巧克力价格趋势仍高企

短期内,可可价格虽有回落,但依旧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业界普遍预期,巧克力价格将在中长期维持高位,消费者需逐渐适应比数年前高出 30% 至 50% 的售价。瑞士莲、亿滋等品牌领导者均表示,可可昂贵将成为常态,市场“更贵的巧克力”时代已经到来。

综合来看,巧克力行业正面临一场罕见的成本危机。企业通过多样化的策略应对挑战,维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但消费者无疑将感受到这些变动带来的价格变化。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