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崛起:深圳与重庆的逆袭之路

7次阅读

共计 116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有消息传出,深圳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上大放异彩,以 293.53 万辆的箭步直升,成功登顶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城。2023 年,深圳的汽车生产量增幅高达 64.4%,短短一年内,直接从第四位跃升至首位。

这一切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密不可分。随着深圳在 2024 年实现 5.4% 的 GDP 增速,领先其他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不仅深刻改变了这座城市的经济格局,还预示着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转型。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的汽车销量再次创新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急剧上升,其中深圳的表现尤为抢眼,成为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重要基地。比亚迪,以尽人皆知的强劲实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预计 2024 年比亚迪的生产量将达到 430.41 万辆,不断刷新历史记录。

不仅如此,深圳的汽车产业链也因此进一步壮大。目前,深圳有超过 2700 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涵盖整车、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与过去的清一色燃油车时代截然不同,深圳如今俨然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新高峰”。

展望未来,深圳制定了宏伟的目标到 2025 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 200 万辆,其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万亿级别,看来早已提前达到预期。现在,每四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是在深圳制造的。

除了深圳,重庆也成为汽车产业的另一匹黑马。2024 年上半年,重庆的汽车产量靠着强劲的新能源布局快速升至 121.4 万辆,首次超过了多年来的竞争对手广州市。不过,后者依旧不甘示弱,第三季度又实现反超,车市的竞争愈发激烈。

重庆在过去几年里经历了市场的起伏,汽车产量一度受波动影响显著。回顾 2016 年,重庆的汽车生产量曾一度逼近 315 万辆,但随后因市场萎缩,产量逐年低迷。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庆重新拾回了竞争力。

在华为的强力支持下,赛力斯旗下的问界 M9 车型自发布以来,销量迅速增长,成为这座城市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亮点。这款车在中国市场的持续热销,显然为重庆的逆袭添砖加瓦。

据了解,重庆市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布局也在加速,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企业签约上,都显得极为活跃。2024 年上半年,重庆签约的汽车项目高达 179 个,金额达到 1300 亿,显示出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大潜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传统汽车城市正在遭遇转型阵痛。很多城市虽然在报告中提到了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发展和转型上却表现参差不齐。对于这些城市来说,倘若不能顺应时代潮流,将会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例如,广州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度调整,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担。而长春的一汽集团也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虽然转型路途坎坷,但拥抱变化似乎成为这些城市的共同选择。

一场华丽的洗牌正在进行中,深圳和重庆的成功逆袭提醒着我们,每座城市都有机会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中崛起。未来,究竟哪座城市能够在这场大洗牌中脱颖而出,尚待时间验证。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