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9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形象转变背后的战略布局
SHEIN 一直以神秘低调著称,创始人许仰天极少公开露面,公司信息保密严密。过去几年,这种神秘感塑造了其独特的商业气质,即使估值曾高达千亿美元,也鲜有细节披露。
2023 年初,SHEIN 向投资者发布的运营文件显示,公司目标在 2025 年实现 585 亿美元的年营收,较 2022 年的 227 亿美元大幅攀升。同时,预计 2025 年商品交易总额将达到 806 亿美元,增幅显著。此举向市场传递出 SHEIN 准备大展拳脚的信号。
除了加快上市步伐,SHEIN 也开始针对品牌形象进行修复,特别是在美国市场。5 月起,公司推行多项举措:合作可持续时尚品牌,尝试减排与废料循环利用,回应环保和劳工权益等社会议题。此外,SHEIN 拓展产品线,涵盖服装之外的鞋包饰品、美妆彩妆、家居用品及 3C 电子产品,努力打造多元化商业版图,试图淡化快时尚带来的负面印象。
上市身份之谜与合规挑战
虽然 SHEIN 做足上市准备,但围绕其赴美 IPO 的身份问题却引发诸多猜测。SHEIN 被视为典型的中国制造企业,其庞大的供应链基础来自中国。但鉴于中美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性,若以中国企业身份直接登陆美股,SHEIN 可能面对严苛的合规审查和潜在压力。
业内多方推断,SHEIN 很可能借助新加坡注册公司作为其控股实体,从而绕开部分中美贸易摩擦及监管风险。公开资料显示,SHEIN 的全球运营主体 Roadget Business Pte 成立于 2019 年,并负责管理核心知识产权,且总部地址也被标注为新加坡。此外,创始人许仰天疑似已获取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猜测。
这背后也有现实考量。此前滴滴以“秘密递交招股说明书”的方式赴美上市,最终因数据安全等问题遭到高额罚款,成为行业警示。面对美国国会对中国企业在美 IPO 的密切监控,SHEIN 的“秘密提交材料”传闻甚至被部分议员公开指出,显示监管层对其动态高度关注。
增长放缓与创新求变
SHEIN 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其“快反”供应链优势,通过小批量多样化商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成为业内典范。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外部环境变化,这一模式正面临增长瓶颈。
2022 年,SHEIN 营收达到 240 亿美元,同比增长 52.8%,但相比 2021 年 57% 的增速已显放缓,利润也从 11 亿美元降至 7 亿美元。同时,日活跃用户数仅出现微弱增长,显示用户增长趋于饱和。
估值方面,2022 年其估值高达 1000 亿美元,2023 年最新一轮融资后则缩水至 660 亿美元,跌幅超过三成。部分观点分析或为低估以便 IPO 后激发市场反弹,但整体来看,SHEIN 的增长动力确实受到考验。此外,市场上竞争者如 Temu、速卖通、TikTok 等不断发力,加剧了压力。
面对挑战,SHEIN 积极求变。它在日本试水线下门店,在巴西和美国推行平台模式,允许第三方卖家入驻,努力拓宽产品线和消费场景。这种商业模式创新意在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同时也为未来上市融资提供更坚实的资本支撑。
IPO 路上的理性与现实
SHEIN 的 IPO 进程虽被外界广泛关注,但官方对此始终低调。市场分析认为,这既是战略上的理性决策,也是一种务实的融资选择。自成立以来,SHEIN 已完成多轮融资,获得众多知名投资机构支持,但估值缩水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对于内部管理层与创始团队来说,IPO 无异于是释放压力、扩大资本实力的重要途径。
在资本市场上,SHEIN 被视为优质标的,估值仅次于字节跳动和 SpaceX。尽管增速放缓,仍拥有庞大流量和业务潜力。综合各方信息,SHEIN 的上市准备已进入冲刺阶段,未来或将成为华尔街资本市场上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