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退出的策略:以退定投与以投定退

7次阅读

共计 83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投资与退出是风险投资的关键环节。有人认为投得好就能退得好,也有人觉得会退才是高手,二者关系微妙。投资是起点,退出是重点,财务投资的目标是获取良好的退出收益。

1. 投资时,以退定投

财务投资的核心目的是实现良好的退出收益。因此,投资时应考虑未来的退出方式及估值。虽然预测未来存在不确定性,但基于团队、行业、竞争等因素,能大致预判不同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走向。

适合 IPO 退出的项目,通常行业天花板高、市场规模大、竞争优势明显、团队能力强。而有些项目更适合并购退出,比如行业天花板不高但在产业链中有独特价值、独立上市难度大的公司。还有些概念好但商业化路径长的项目,可能更适合通过老股转让退出。

不仅要判断退出方式,还需预测退出估值及回报倍数,以指导投资模型。对于 PE 类项目,市场成熟度高,竞争地位和财务模型较易判断,相对更能准确预测退出方式和收益。例如“100-10-10 模型”,即判断项目投资需满足公司能达到 100 亿市值、获得 10 倍回报、一个项目赚回 10 亿。

对于天使项目,可参考“50-50-1”模型,即项目估值未来能到 50 亿,能赚 50 倍,能赚回一个基金。投资时预测未来退出路径和估值虽不准确,但很重要,这是一种刻意练习,随着经验积累,准确率会提升。

2. 退出时,以投定退

在制定项目退出决策时,投资机构内部意见不一。投资经理乐观,风控 / 投后成员谨慎,募资人员想尽快回款,老大或合伙人则因各种因素态度多变。

“屁股决定脑袋,经历决定决策”,不同经历的人对退出决策有不同看法。这导致基金退出时各执一词,最终决策重担落在合伙人身上。

退出时的基本原则是“以投定退”。即不考虑资金和投资阶段,只看在企业当前阶段和估值下是否愿意追加投资。若愿意则不退,不愿意则果断退出,若想观望且有一定盈利倍数,可退一定比例。

此原则能使不同部门统一思考,形成公司退出决策的基本准则。在实操中,应用该原则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而很多投资机构因各种原因错过最佳退出机会,追悔莫及。总之,科学的退出决策与投资决策同样重要。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