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慢生活与快发展交织的魅力之城

27次阅读

共计 590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没有一个企业家是玩耍成功的,都是奋斗出来的”。

在 6 月份的“2019 川商大会”上,王健林气场强大,现场展现出十足大佬风范。那情景恰似成功人士回母校演讲,干货不多,还不时进行自我营销:冯仑说我是中国最勤奋的企业家,我觉得这个词挺靠谱。

王健林见过无数大场面,却在十几年前被更大的场面震撼。他曾两次前往成都龙泉桃花节,在五六公里的乘车途中,车外几乎全是麻将声,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打麻将的人。

王健林在大会上回忆这段往事,显然是为了更好地教育现场众多川籍“学弟学妹”,教导他们如何创业、守业。有了这个契机,说出那句贯穿此次演讲的中心思想便毫无违和感:新时代的川商应该多一些勤奋。

王健林这话虽有道理,但也不全对。因为他只看到了十几年前成都人在麻将桌上全民参与的景象,却没看到如今在成都工作的人群,同样将“血战到底”的麻将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走在成都老城区的街头,若随时看到一些眯着双眼、躺在摇椅上哼小曲的人,不必诧异,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摆龙门阵、喝盖碗茶、打麻将、吃美食等人生最悠闲之事,都能在这里体验。

而在高楼林立、充满现代化气息的高新区,看着形形色色脚步匆忙的上班族,也无需惊讶,这就是他们前进的步伐。讲业绩、谈理想、比营收等充满激情之事,也都能在这里感受。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这句古训,或许现在换一种说法更为贴切:少要入川,老亦不能出蜀。

自身的文化底蕴,加上政府政策对外来企业的大力扶持,形成了成都这座新兴一线城市独有的一体两面:快慢相济、刚柔并和。

成都的慢生活节奏或许如慵懒的“大熊猫”,但经济发展速度却似峨眉山上的“窜天猴”。

一到夜晚,成都上空就会弥漫着浓烈的火锅、串串味道。

拿张北京地图,用针扎三下,可能点中一个厅局级单位;拿张上海地图,用针扎三下,可能点中一个世界五百强公司;而当拿张成都地图,用针扎三下,往往会戳中好几个火锅店和串串香店,比如小龙坎、蜀九香、川西坝子、小郡肝、玉林、康二姐等。

作为成都人最喜爱的美食之一,火锅、串串虽随处可吃,但不是随时都能吃上。不管是哪家店,若事先不去排号,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吃得火热,甚至很可能一晚上都吃不到,因为在凌晨一两点,很多门店依旧人声鼎沸,热闹如集市。

成都人将火锅、串串店开出了便利店的感觉,24 小时营业的比比皆是。美团大众点评曾给出一组数据:其外卖平台上的火锅、串串店营业时间均达到凌晨两三点。

这些年,海底捞在其创始人张勇的带领下,从四川简阳起家,如同过江猛龙般闯荡四方,接连攻克无数城池,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成为餐饮行业最耀眼的招牌。却唯独在重庆、成都两座城市遇冷,门店数量、规模、市场份额远远不及北上广深等地。

水大好行舟,却也更容易被水淹没。海底捞不幸在川蜀之地沦为火锅、串串大军中平凡的一员,想要脱颖而出很难。

在成都有句俗语:吃火锅、串串微辣是底线,鸳鸯锅则是友情走向破灭的第一步。当然,能吃麻辣的前提是,要足够强悍能驾驭住肠胃。

在首份反映中国城市深夜活力的“城市支夜”报告中,呈现出这样一组数据:北京是睡得最早的城市、上海夜间行走居全国第一、杭州夜间买酒的人最多。而成都,在一众城市中别具一格:夜间买健胃消食片的人最多。

以“好吃”闻名遐迩的成都,并非单靠吃货吃一顿火锅或串串后随手点个赞,就能拥有这个头衔。毕竟,川菜也并非徒有虚名。

川菜一直被饮食界赞誉为中华料理的集大成者。

何为集大成者?通俗来讲,就是只有你想不到的菜名,没有它做不出的菜。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地上跑的,只要能吃且无害,都能变着花样端上餐桌,海陆空三军食材汇聚,让你时刻享受这味觉盛宴:爱蘸辣椒就蘸辣椒,爱蘸麻椒就蘸麻椒。

作为川菜发源地之一,成都“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餐饮文化历史悠久,且获得了认可。

2010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洲评定的第一个“美食之都”就花落成都,当时在亚洲地区独一无二。广东顺德、澳门分别在四年和七年后,才获得此殊荣。

品类繁多、精雕细琢的小吃也是成都街头一道亮丽风景线,三合泥、龙抄手、三大炮、凉粉、赖汤圆、夫妻肺片等让人目不暇接。

分量少、味道精是这些小吃的共同特点,但如果想一口气吃遍,一定要记得先饿上两天,然后在吃的过程中要随时留意公用 WC 的位置,以免发生不便。

可以说,餐饮行业不仅是成都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是其 GDP 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它的增速究竟有多快,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

据 21 世纪经济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成都上半年的餐饮收入以 23.80% 的增速位居榜首;2018 年,成都全市餐饮零售额突破 900 亿元人民币,其吸金前 5 强分别为:火锅、自助餐、川菜、小吃快餐、面包甜点。

成都市花是什么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答案一定是杠上花。成都人之于麻将就如东北人之于喝酒和酒后闲聊,并非因为喜爱,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

上个月,马伯庸的一个段子将成都送上了热搜,他说,成都十二时辰非常简单,就是打麻将、打麻将、打麻将。

成都人打麻将打出了心得,也喊出了自己的口号:“我们打的不是麻将,是江山”。对于那些爱好打麻将的成都人来说,易事、难事、兴衰事等,只要上了麻将桌,仿佛统统与自己无关:急什么嘛!耍完这把再说;稳住,我们还能再搓一把。

以前,网上有个段子最能形容成都人在麻将桌上的血战到底精神:今天晚上,我们战到天亮,不许撒尿,更不许睡觉。

哪里都能玩的麻将才是硬核中的小钢炮。于是,在成都你会时常看到这样一幕,不论是街边巷尾,还是河道旁,都会有人在自己的麻将江湖里纵横驰骋。三缺一也好、一缺三也罢,反正到最后就没有凑不拢的局。

若将成都人打麻将看作是在赌博,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成都看不到任何专业麻将赌徒,也不会目睹有人因打麻将而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状。

麻将战场看似硝烟弥漫,战事却很和谐,看似你死我活,实际上其乐融融。

赌局小人生,人生大赌局。在成都人眼里,小牌桌里蕴含着大世界:牌品即人品。因此,麻将桌成了他们修身养性的最佳场所:既能看尽红尘,也能观遍沧海。

更关键的是,这种自我修养方式的门槛还很低:一看就懂、一碰就会。“好客、热情、真诚、淡定、圆滑、世故 ……”,为何成都人能集这诸多矛盾词汇于一身,却丝毫显得不做作?

答案是玩出来的,“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加上历史人文沉淀,使得成都有打不够的麻将、吃不腻的火锅、品不尽的盖碗茶、摆不完的龙门阵 ……

同时,在吃、喝、玩、乐这几件事情上,永远不要低估成都人的想象和创造力,他们算是玩出了新花样。

今年暑假,脚踩风火轮、身缠混天绫、顶着齐刘海、化着“烟熏妆”的哪吒冲进了全国各大院线,据猫眼数据显示,上映至今已经狂揽 40 多亿人民币票房。

这个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是个地地道道的成都娃儿。该动画片的导演饺子被誉为 80 后“鬼才”,主创团队成员皆来自于高新区的可可豆动漫影视有限公司,融入成都“玩乐”元素的哪吒,一出生便风华正茂。

业内公认,成都是动漫、游戏产业的海洋和天堂。

成都高新区成了互联网公司研发、制作游戏的扎堆地,曾被周鸿祎羡慕地美誉为“比贩毒还挣钱”的《王者荣耀》就诞生在此。

2018 年,成都动漫、游戏产业增速和研发投入占比双双位居全国榜首,总营收突破 200 亿大关。

要知道,成都市主要互联网公司的去年全年总营收为 437.4 亿。两分天下,动漫、游戏产业带来的营收占其一。

十多年以前,关于成都的互联网故事就已经开始书写,大到巨头、小到初创公司都纷纷西进:腾讯买楼圈地,阿里大手笔扩张,百度、京东、网易、小米等前赴后继抢占滩头。

时至今日,成都已经拥有了超过 3100 家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发展正在成为一张城市的新名片。

看起来规模巨大,实际上却与各方面资源都高度集中、标杆效应显著的北上深杭等城市相比仍然差距不小,成都目前只能被勉强划归到互联网发展的第二城市梯队。

在近十多年成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动漫、游戏产业声名鹊起,但缺乏土生土长的头部科技公司和独角兽企业,这感觉就如同拥有精妙招式却无内功作后盾。

而且这种招式还时不时为他人做嫁衣,譬如《王者荣耀》,生于成都长大后却还是别人家的娃,其营收大头这块肥肉被深圳一口吃下,成都只喝得一口汤。

花开在眼前,白白熬了很多年。

阿里、腾讯、拼多多等公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佐证,一个优秀的企业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水土”,连斗鱼成名后都享受过高规格待遇,武汉市政府两周一次的深情问候,终于让斗鱼联合创始人张文明感觉脸上都挂不住了,最后自掏 1800 万,解除了与广州的“婚约关系”,成为武汉摆脱“互联网沙漠”称号的标杆性企业。

成都天府文化养育了一大批互联网才子。B 站 CEO 陈睿、蓝标 COO 熊剑、腾讯互娱任宇昕,还有王小川和他的七中同学们,现在他们几乎可以串联起中国半个互联网。即便如此,他们却没有很好带动成都本地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通常情况下,一个城市互联网经济发展是否能够腾飞,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核心三要素。成都未能搭上二十年前的那趟互联网快车,错过了天时;深居内陆,贵为中西部老大哥却不占地利;亲生“儿子”不给力,缺少人和。

互联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变成基础设施普及全国。前两者并不能像十几年前一样,稳居城市互联网发展的刚需席位,反倒是后者可能带来更多机会。

在此背景下,成都新的“人才引进”战略,让人们看到了这座城市在“人和”方面做出的诸多努力。

“一杯敬南方,一杯敬北方。南方有梦想,北方有故乡。”

这句话已成为如今“蓉漂”一族全新的身份注解,成都也叫蓉(容)城,其对人才的态度一是包容,二是从容。在这里,没有肤色的界限,亦不分你我高低。

不管是刚跨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还是北上广深创业者,抑或是来自非洲的黑哥黑妹 …… 都能在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栖息之地。

自 2017 年夏天《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颁布以来,外来人才落户成都人数已超过 18.7 万。从对知名人才的资金资助,到鼓励年轻大学生在蓉创业;从“蓉城人才绿卡”到“青年人才驿站”、“人才公寓”…..

这些人才引进措施,低于一线城市的安居成本,高于其它二线城市的包容精神,正在一步步帮助成都走出新路子。

相信去过成都有关部门办事的外来人口都有体会,其政务服务效率就如同火锅、串串般:热情火辣却又毫不拖沓。办事处的小姐姐,用一口流利的川普与你交流毫无障碍,聊一会儿天的时间就能完成几十上百道审核程序。

不同于 90 年代末“北漂”一族的辛酸、艰难,“蓉漂”们在成都工作得很体面,生活得很舒心,热情澎湃、活力四射的他们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蓉漂一族在这里实现理想、拼搏未来。而生活在这里的普通市民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

2019 年初成都便以天府大道为中心,串通起整个成都平原城市群(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这将成为世界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实现一个小时经济圈。与成都“手拉手”的还有遂宁、雅安、资阳等地区。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在未来,白天你可以在 30 分钟内到绵阳泡温泉,然后再以 30 分钟返回成都市区,去城市音乐厅听一场交响音乐会,这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晚上你可以夜游锦江、天府熊猫塔、青羊夜猫子夜市、成都博物馆等地,这些地方都是成都人民的夜间打卡地,对他们来说“夜经济”并不仅是“啤酒 + 烤串”这么简单,而是吃饱喝足后,在烟火味中俯首看红尘,并且这种传统延续了上千年。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宋代陆游在《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一词里便直接谈到过成都的药市、灯市、花市。

古人旅游时吟诗作对的雅兴,就跟现代人出门爱玩自拍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古代没有拍摄设备,更没有美颜相机,展现自我的方式就不会有那么多花里胡哨。

假如古代有短视频、能够拍照,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诗人们到了成都多半不会表现得那么满腹诗书气又豪情万丈,而是拍上一组照片或一个短视频,留下一段大白话作为独白:“宝宝心里苦,吃一顿成都火锅特么肚子拉了三天”、“哇塞,成都的小姐姐好漂亮哦”…..

由于条件限制,因此古人们出游要想刷一把存在感就不得不在脑门上下功夫,留下佳作一首方能传诵千古,不像现代人动不动就在手机设备上花心思,到处充斥着赝品。

即兴赋诗这种高门槛技术活,是所有诗人的专利。唐代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也为成都打了一把广告:“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这里描述的便是唐初成都锦里灯会盛况,而现在千年锦官“不夜城”场景正在重现。如果你人在成都,不去夜游一番,绝对会显得没文化、没品味,哪怕是走马观花也要重在参与。

在成都,以夜幕降临为分界线,白天是生存,夜晚才是生活。“夜间经济”与“双店经济”成为了如今这里经济的新话题。今年 3 月下旬,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公布了各大城市的“知城·夜生活指数”,成都以 76.21 分占据了新一线城市的夜生活指数首位。

当然,一种安逸的生活方式长期养成,通常都与兜里的票子有着必然联系,富裕的生活往往更容易产生情怀。这一点,从古成都的经济发展上得到了印证。

古蜀人开创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让其与洛阳、长安一起跻身世界最大城市行列。隋唐时期成都的经济飞速发展,民间富庶,成为不折不扣的“流量担当”,经济直逼扬州,世人惊叹“扬一益二”。

北宋时期,由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成都人开始使用印纸“交子”来代替铜钱,从此开启新纸币时代。一千多年过去了,交子前世今生的博物馆刚刚完成了主体建设,在交子公园南侧,全国首个金融业众创空间——交子金融科技中心,开始投入运行。

如今成都金融业多项指标位居中西部第一。2017 年 9 月,成都被正式纳入伦敦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GFCI) 榜单。2018 年 9 月,第 10 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显示,成都位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这是杜甫与李白为成都留下的绝美诗句,也是千年之前经典的营销案例,有时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诗圣与诗仙究竟是不是地推专业户出身,不然怎么这么能吹,每到一处都能为当地带去流量,量身为其定做一套广告词。

不过,时间已经为杜甫和李白的身份做出了权威认定,历史也多次证明他们生前所到之处但凡留下过诗词推销痕迹的地方,如今看起来都还不错。

时过境迁,现在的成都是人民公园的盖碗茶,是高新区拼搏的年轻人。这里不只有美食、美女、还有自己的发展速度。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去顺兴茶馆、锦里一条街听听川戏;去仙桥艺术城与丹青谋画切磋;去春熙路和太古里,感受历史与现代的碰撞。

最后,你可以跟我走到玉林路尽头,坐在小酒馆门口,顺便看一眼那娇羞迷人的老板娘。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