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69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一段尘封二十多年的往事,因一位资本玩家的离世重新浮出水面。
被称为“A 股第一代庄家”的吕梁,因膀胱癌去世,享年 68 岁。他曾在 2001 年的“中科系”事件中引发巨大震动,那场风波距今已有 22 年之久。
起初,吕梁只是证券领域的评论员,却因帮助一位大户筹集巨额资金,开始涉足坐庄活动。通过媒体宣传和资本运作,他成功将某企业股价从 18 元推升至 84 元,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市场表现。
然而,随着幕后大户开始撤资,内部员工纷纷抛售,股价如自由落体般直线下滑。最终,这场资本游戏以悲剧收场。吕梁一度试图通过威胁曝光合作细节来保护自己,但最终选择逃离。
从吕梁到徐翔:坐庄手法的演进
尽管吕梁已经淡出市场,但类似的行为并未停止。徐翔,被誉为“私募一哥”,以其独特的操作模式闻名。
徐翔擅长利用涨停板策略,在短时间内大幅拉升股价,吸引散户跟风,随后迅速获利了结。这种手法在 2015 年的股市动荡中达到了顶峰,徐翔管理的基金表现出色,甚至超越多数机构。
然而,徐翔的操作并非孤例。近年来,伪市值管理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叶飞事件揭露了部分机构如何通过虚假承诺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监管升级与市场反思
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A 股市场正逐步摆脱过度依赖资本运作的旧模式。全面注册制的推行,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沪深交易所对异常波动采取停牌措施,限制连续暴涨暴跌现象。同时,信息披露的透明化进一步压缩了庄家生存空间。
然而,市场仍需警惕投机行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只有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如查理·芒格所强调的,理性是投资成功的基石。远离浮躁情绪,专注于企业的基本面,才是通往财富自由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