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7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上世纪 80 年代,位于江苏的小县城昆山,经济排名垫底,被称为“小六子”。然而,如今的昆山已跃升为中国最耀眼的县域经济体之一,2023 年的 GDP 达到了惊人的 5140.6 亿元。
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昆山人敢于突破传统的勇气与实干精神。面对资源匮乏的局面,昆山政府选择了自筹资金,通过贷款和土地开发费等方式筹集了 1200 多万元,开辟出了一片 3.75 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建设开发区。
敢为人先,吸引外资
开发区建成后,吸引外资成为了新的挑战。当时的昆山官员频繁往返于北京、南京等地,与企业洽谈合作事宜。他们不仅积极争取项目落地,还提供了从选址到审批全流程的服务保障,甚至承诺‘只要愿意来,我可以负责倒洗脚水’。正是这种务实的态度,使得昆山成功吸引了日本苏旺你株式会社等企业的入驻。
到了 1987 年,开发区内的 13 家企业已经实现了总计 2.78 亿元的产值以及 1019 万元的利润。这标志着昆山正式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构建完整产业链
仅仅依靠外资并不能确保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昆山开始致力于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在 IT 电子领域,昆山敏锐地捕捉到了计算机行业的兴起趋势,并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分析笔记本电脑的零部件构成,昆山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企业,逐步形成了覆盖整个供应链的强大生态系统。
截至目前,全球生产的每三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产自昆山。此外,昆山还在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拥有众多百亿级乃至千亿级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更是达到了 3072 家。
布局新兴产业
近年来,人工智能逐渐成为热门领域。尽管与传统认知中的“科技前沿”相距甚远,但昆山依然果断出手,在这片空白之地打造了元宇宙产业创新中心。目前已有硅基智能、亮风台等 32 家顶尖元宇宙企业入驻,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建成规模达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启示与展望
昆山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区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清晰的战略眼光、强大的执行力以及持续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因素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
展望未来,昆山将继续深化其多元化发展战略,不断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力求在全球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