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经济迎来洗牌:新兴市场中的困境与突破

6次阅读

共计 155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4 年,谷子批发商杜磊(化名)几乎一直在外奔波,不论是在出差还是前往出差的路上。“我们目前供货的谷子店客户,不仅限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还有不少来自黑河、池州、格尔木等下沉市场的客户。”他说。杜磊团队的忙碌,反映了今年“谷子经济”的火热现象。

根据美团的数据,2024 年 1 至 4 月,全国范围内谷子店的搜索量同比激增 8227%。在抖音平台上,# 吃谷 #的话题视频播放量已经突破五十亿,而在小红书上,与谷圈相关的笔记更是获得了上万次的点赞。这无疑是谷子经济大热的证明。

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上,11 月 26 日,创源股份、华立科技和德艺文创的涨幅分别达到了 20.02%、19.9% 以及 19.68%。许多与“谷子经济”有关的概念股同步上涨,整体市场充满了活力。

然而,在谷子经济的火爆表象下,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有些人赚得盆满钵满,而另一些则难以支撑,甚至出现了第一波谷子店的倒闭潮。2024 年末,经过走访多位谷子店主,发现谷子经济火爆后的另一番景象值得关注。

杜磊的团队主要靠售卖热门 IP 的玩具、线下客户以及电商客户来盈利。今年,他们曾在 Jelly Cat 的“伤心水煮蛋”公仔和“有趣的番红花”公仔上获得了超过五倍的暴利,让他们轻松赚得了几十万。与此同时,卡牌的价格也被炒到天价,在小学生中尤其流行。

不过,从市场观察来看,热门 IP 带来的盈利并不稳定。很多人发现,随着市场的涌入,热门 IP 的生命周期已经缩短,许多 IP 的有效期甚至不到一个月。这导致了不少谷子经销商在今年下半年的供货利润大幅下降。

这种变化的核心原因在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众多新手涌入批发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而热门 IP 的动荡和短缺更是让大家愁眉不展。消费者在评论区中也反映,很多谷子店的商品几乎雷同,导致购物体验变得单调。

扎根于县城市场的谷子批发商张明(化名)透露,受到同质化竞争的影响,自己团队的利润从几个月前的几十万,下降到了十几万。而与一线城市的市场相比,县城的经济秩序和消费能力明显不同。在选址上,他们必须除了考虑到主要的学生群体,还有各种文化因素和生活习惯。

同样陷入经营困境的还有广州的李航(化名)。作为一名 22 岁的小店主,李航在家人的支持下开了一家纯谷子店,但由于选品不成熟和面临同质化竞争,他的门店经营并不理想。他发现,除节假日和周末外,平日的客流量不到千元,甚至常常出现挂零的情况。

李航曾试图通过降价来吸引顾客,但这种价格战却进一步压缩了他的利润空间,加上原本短命的 IP 需要流动资金循环,他不得不最终选择关停门店,损失了四五十万。与李航不同的是,县城的刘子涵虽开一家半谷子店,但同样因经营压力准备闭店。尽管他一开始想走薄利多销的路线,但初中生的生活费有限,影响了他的营业额。

不同于这些亏损案例,张琦在县城开设的半谷子店却取得了初步成功。她通过将书店和谷子结合,增加学生群体的关注度,并利用社交平台进行宣传,最终在暑假的时候获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然而,进入 11 月后,门店的滞销问题逐渐显现,导致她的营业额大幅下降。

这种情况不仅仅体现在张琦的店中,整体来看,谷子圈内弥漫着悲观情绪,很多人认为春节后可能会迎来更严重的倒闭潮。即便如此,谷子店的开店热潮在短时间内仍然能看到,尤其是一些一线城市,新开的店铺在不断增加。

张明认为,开店和闭店并行,实际上反映了谷子经济在经历混乱竞争后向更加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日本的动漫产业经历的二次元经济的辉煌与转型,如今的小孩子在面对教育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也同样需要精神领域的填补。谷子经济的未来如何发展,还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探索与适应,尤其是选址、经营模式、人力资源等。

正如相关书籍所言,新兴事物的发展往往充满不确定性。谷子经济要从火爆向常态化过渡,需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整个行业仍需不断寻找方向与创新。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