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餐饮业展望:钱途、商机与新机遇

6次阅读

共计 197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挥别 2024,迈入 2025。每至此时,众多企业忙于年终总结与来年规划。不难想见,今年不少餐企的总结并不乐观。不过,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 11 个月全国餐饮收入达 50169 亿元,同比增长 5.7%。即便加上未公布的 12 月数据,2024 年全国餐饮收入大概率也是增长态势。然而,宏观数据虽显向好,微观层面却各有难题。面对 2025,餐饮人该如何应对?让我们从 2024 年餐饮业的重大变化中,探寻未来市场轮廓与发展方向。

餐饮业的 2024:挣扎破“卷”,寻觅新增长契机

2024 年,“卷”成为餐饮行业常态。对企业而言,打破内卷、找寻新增长路径成关键经营课题。

过去一年,餐饮行业开店与关店数量均创新高,供给过剩成行业共识,引发价格、产品、品类、加盟等多方面内卷。价格内卷最为突出,年初起价格战在餐饮业蔓延,各类低价竞争不断。降价虽能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却会使利润减少,甚至亏本。长期低利润会影响产品品质、品牌创新及服务,陷入恶性循环。产品层面,以酸汤为例,从成为焦点到众多火锅店跟风,再到其他品类纷纷推出酸汤产品,导致其对消费者吸引力下降。一个品类火爆后,大量创业者与品牌涌入,若只是跟风模仿,会缩短品类寿命。经营层面,扩大加盟商规模、降低加盟门槛等卷加盟现象也很明显。开放加盟对品牌有利,但随着竞争加剧,符合条件的加盟商愈发稀缺。

实际上,内卷并非餐饮行业独有,多数行业都存在。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表示,鉴于我国国情与民情,现阶段及未来较长时间,行业竞争都会比较激烈。

当内卷成为常态,餐饮人的心态与品牌经营策略发生转变。如上半年的扩张策略,下半年变为少开店、主动关店。喜茶调整加盟政策,茶话弄决定暂停扩张,贾国龙表示要关掉不挣钱的店。连锁品牌虽变得审慎,但并非“躺平”。2024 年,很多餐饮品牌积极寻找新增长方向,如“下沉”与“出海”。星巴克在低线城市新增门店数量增多,肯德基、麦当劳等也加速渗透,县域市场因消费潜力大、房租与人工成本低,吸引更多餐饮品牌“向下”拓展。同时,中餐品牌出海热情高涨,海底捞进驻中东,奈雪的茶在马来西亚开店等,2024 年成为中餐出海冲刺年。

或许更具挑战的 2025 年,餐饮业需寻“新”突破

进入 2025 年,公众消费信心可能仍不足,不确定性因素和突发性事件可能较多。不少餐饮业内人士预测,2025 年上半年情况可能比 2024 年更糟。那么,餐饮从业者该如何经营?又能从哪些方向调整以适应市场?我们总结了头部餐企做法,并结合大消费领域创新思路,希望有所启发。

挖掘新需求:不同人群消费信心与偏好各异,蕴含不同机会。近两年餐饮消费进入“拼多多时代”,消费者更保守理性,回归真需,导致餐饮消费需求不足。但深入挖掘会发现,部分细分人群消费信心强,需求待开发。比如家庭客群,有财富积累,消费力稳定,对用餐空间、环境与菜品要求更高。做好家庭客群生意,要重视儿童消费,因为儿童能带动家庭客流。西贝、九毛九、老乡鸡等品牌近年加码儿童餐。再如银发人群,根据相关报告测算,中国银发经济规模约 7 万亿元,占 GDP 的 6%。这部分人群需求独特,需要提供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及老人配餐服务等。还有二次元消费群体、养宠人群等细分人群,以养宠人群为例,中国宠物经济规模扩大,人宠关系转变,品牌若能迎合宠物喜好,就能吸引养宠人群消费。

提供新供给:打造差异化性价比产品,让对手难以模仿。产品是餐饮企业立足根本,提升产品力才能实现复购,摆脱同质化困境。当前大众餐饮消费有体验偏好与价格偏好,具备差异化、性价比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差异化需品牌依据自身逻辑不断优化,如海底捞、熊喵来了深挖地方食材,民间粮仓升级川渝土菜。打造差异化产品可采用丰富食材、挖掘经典典籍、古法烹饪等方式,还可通过多样化产品组合实现,如传统餐饮门店改成自助餐模式。在性价比方面,餐饮人要摒弃暴利幻想,做到低价且有利润,企业需实现总成本领先,这依赖于端到端全流程优化与规模效应,同等效率下拼规模,同等规模下拼效率。

创造新模式 / 物种:“小轻新”有更大胜出机会,要赚“小众钱”。性价比导向使规模效应强的企业更易胜出,大体量餐企抗风险能力强,未来胜出概率大。但小规模 / 小店也有机会,如新荣记张勇所说,以后开店要做孤品,单店船小好调头,风险低,且更具差异化特色。如今消费者对餐厅的关注除传统“五感”外,还有新“五感”:松弛感、原生感、存在感、社交感、氛围感。传统“五感”是吸引消费者基础,锚定“新五感”能增强消费粘性。连锁品牌还可从盈利模式调整甚至创造新商业模型,如山姆通过收取会员费、优化供应链等多方式获利,餐饮品牌也可打破传统玩法,寻找新赚钱角度。

结语:面对 2025,有人期待,有人迷茫焦虑。与其焦虑未来,不如专注当下,在各自领域持续探索、精进,用日常努力支撑品牌经营。要相信,当下蛰伏的努力,未来终将获得成倍回报。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