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崛起:中部这座城市如何打响旅游“网红”牌?

5次阅读

共计 135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南昌的旅游“逆袭”始于抓住机会

近期,南昌的旅游热度引人关注。曾几何时,这座中部省会城市在外界的印象中平淡无奇,甚至被贴上了“小透明”的标签。与周边长沙、武汉等省会相比,南昌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却始终没能走红。但从 2023 年开始,一场春节烟花秀吸引了 3000 万在线观众,南昌的旅游热度正式爆发,成为新晋“网红城市”。

2023 年“五一”假期,南昌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旅游特种兵”。游客们在八一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在大士院街区寻找地道美食,赴蛤蟆街品尝瓦罐汤,登滕王阁享受“看海”体验,夜游万寿宫街区。地铁数据显示,假期当天乘客量超过平时两倍,2023 年全年游客接待量达到 1.9 亿人次,同比增长超过 16%,旅游收入近 2000 亿元,增幅超过 40%,双双创历史新高。这些数据不仅证明了南昌的旅游热度,也显示了其转型的坚实步伐。

打造特色活动,提升城市氛围感

在文旅新热点层出不穷的当下,南昌没有盲目跟风,而是根据省会城市定位,重点打造城市旅游与良好生活氛围。大士院、万寿宫、珠宝街等特色街区,配合烟花晚会、升国旗仪式、国际龙舟赛、横渡赣江、明星演唱会和音乐节等活动,丰富了游客体验。

特别是八一广场的升国旗仪式,自 2023 年开始每月举行,成为全国除北京外唯一使用三军仪仗队升旗的城市。这一仪式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成为南昌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文旅部门充分洞悉现代年轻人对“仪式感”和情感体验的渴望,注重通过创意和沉浸式活动增强游客的情感认同和愉悦感。

此外,文旅工作人员紧跟社交媒体热点,熟练运用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关注年轻人兴趣和流行话题,确保宣传内容能够精准地引发目标群体的关注与共鸣。

尊重历史与烟火气,注重品质而非盲目扩张

南昌在文旅开发中有明确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大士院为例,这一老旧街区以复古彩绘与文化墙面打造怀旧氛围,原有老店得以保留,摒弃了传统旅游景区中花哨高价的消费模式。这里售卖的白糖糕、拌粉、瓦罐汤等本地小吃价格亲民,保留了生活气息和真实烟火味,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真正的南昌味道。

此外,政府采取放手让市场主体发挥创意和活力,在万寿宫街区引入乐器表演、国风蹦迪等多样化娱乐形式,激发年轻人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成为推动南昌文旅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面对挑战,南昌亟待提升文化深度与经济转化

尽管南昌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文化深度挖掘不足,红色文化景点多为静态展示,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影响游客体验的丰富度。同时,当前大量游客属于消费能力有限的“特种兵式打卡”,旅游人气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效益。

为了长远发展,南昌需要着力提升旅游附加服务,丰富文创产品种类,创新玩法设计,优化体验互动,提升整体旅游消费水平,让游客愿意为更高品质的文化体验买单。

展望未来:南昌的英雄城市梦想

南昌正定位为一座让外地人喜爱、本地人自豪、年轻人向往的充满活力的英雄城市。通过持续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内容,深耕城市精神内核,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不断满足多元游客需求,南昌有望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繁荣。

这座城市的转型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旅游成功不是一时流量的狂欢,而是坚持品质、创新体验和文化深度的积累。南昌以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亲民的生活气息,向世界展示了中部城市崛起的新样本。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