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15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新春第一会的信号
新春伊始,各地纷纷召开重要会议,以明确发展方向。广东在深圳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海则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方案。而成都,同样将目光聚焦于营商环境,将市场主体置于核心位置,通过“新春第一会”释放出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决心。
回顾去年,成都首次推出了“12345 亲清在线”,开启了对企服务的新篇章。而今年,成都进一步深化举措,发布了一系列创新应用场景,包括“蓉易享”“蓉易贷”等,旨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12345 热线的转变
在过去的一年里,“12345 助企热线”收到了超过 11 万件企业咨询和诉求,同比增幅显著。这些诉求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解决率和满意度均达到了 97% 以上。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多部门协作的努力,例如通过跨部门联动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如税收减免政策的落实。
一家企业的副总经理分享了她的经历,她在寻求税收优惠政策时遇到了系统限制的问题。通过拨打 12345 热线,她最终成功获得了退税补贴。这种快速响应机制不仅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也为后续政策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优化
尽管过去一年取得了显著进展,成都并未满足于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成都决定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力求通过流程再造和制度创新,解决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例如,针对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办理流程不清晰、手续复杂”等问题,成都推出了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的实施方案。
这项措施的背后是一套全新的制度设计,涉及流程优化、数据共享以及质量提升。成都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减少人工干预,使惠企政策能够更加精准地直达企业。正如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所说,这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政策调整,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六大创新应用场景的推出
在 2024 推进会上,成都发布了六大创新应用场景,涵盖政策共享、金融服务、法律支持等多个领域。这些应用场景的推出标志着成都营商环境优化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场景将在不同领域逐步推广,并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这意味着成都不仅在政策层面有所突破,还在执行层面加大了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能够落地生根。
市场主体的贡献
截至 2023 年底,成都已有 389 万余家市场主体,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这些市场主体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成都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展望未来,成都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即实现 GDP 增长 6% 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成都需要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激发市场活力。
正如一句老话所说:“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成都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这句话,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高效的商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