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2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创业邦在重庆举办的 2021 创新中国峰会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投资机构的关注。作为峰会的重要环节,北极光创投的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做了一场名为《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创投趋势》的主题演讲。他的分享深入透彻,提出了当前中国科技创新生态的几个关键方向和行业变化,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政策传递的未来发展方向
邓锋指出,近年来,国内政策不断传递出明确的信号:未来的中国将更加注重实体经济的壮大,重点推动科技创新,积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专精特新”企业名单的公布以及北交所的设立等措施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国家在支持制造业、创新驱动和中小企业成长方面的决心。这些政策导向为创业和投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行业变化带来的巨大机遇
邓锋强调,快速变化的环境虽然带来一定挑战,但也孕育着前所未有的机会。首先是人才结构的代际变迁。从 70 后到 Z 世代,每一代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例如,90 后对工厂工人的兴趣降低,推动工业自动化和国产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国际环境的变化亦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机遇。中美贸易摩擦等地缘政治事件,催生对自主可控技术的追求,从而带动国产替代的需求,特别是在高端制造和核心芯片等领域。
科技进步驱动行业变革
在技术方面,特别是在应用技术上的突破不断推动市场创新。例如,5G、生命科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持续引领行业变革。特别是在新材料市场,2020 年生物材料的投资规模巨大,这也反映出科技创新对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同时,创新不断也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投资机遇。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科学,也倒逼企业不断适应新变化,增强竞争力。
新冠疫情带来的长期影响
疫情改变了全球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产业链布局的新调整。邓锋指出,虽然一度担忧供应链减弱,但实际上中国在出口电商、物流和医疗器械方面的优势愈发突出。这为相关行业的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医疗设备和诊断工具方面的出口潜力巨大。最近几年,医疗行业的分散性和创新能力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更大话语权,未来整合和规模化发展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
行业深度分析:芯片、数字化、医疗
具体到行业,芯片行业尤其受到关注。曾经“寂寞”的芯片投资现在变得火热,尤其是 AI 芯片领域。邓锋坦言,当前芯片行业确实存在局部过热的现象,尤其是某些子领域的价格与价值不完全匹配,但整体而言,芯片产业在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方面依然蕴藏巨大潜力,相关人才和产业链的完善,为未来的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另一方面,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成为行业热点。尤其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虽然整体速度不一,但这符合中国制造升级的战略。投资者在布局中应关注长远价值,避免短期激进。健康医疗领域近年来快速发展,尤其在新冠疫情的推动下,医疗器械、诊断设备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行业供应链的整合和创新能力有望带来强劲增长。
未来创业和投资的关键点
在谈到未来的创业与投资策略时,邓锋强调:速度是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在决策、招募、战略调整方面实现“快”,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营商环境的优化比政策支持更重要。优秀的生态环境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驱动创新的根本动力。最终,良好的环境下,优秀企业才能成长壮大,带来持续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对于投资人而言,领悟这些变化并抓住新兴行业的机遇,将是未来布局的重要方向。无论是芯片、医疗还是新材料,都潜藏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值得深入观察与布局。
在结束语中,邓锋特别感谢创业邦的努力,他表示,创业邦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不仅推动了企业的成长,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价值。作为投资人,能陪伴优秀企业成长,感受到行业的活力与潜力,是一件非常令人欣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