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顶级风投A16Z首次出手中国创业公司

6次阅读

共计 179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赛道之一。其中,刚成立一年的 Cider 在 6 月成功完成了 22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领投方之一是风靡硅谷的顶级风险投资公司 A16Z,另一家则是俄罗斯的 DST。这也是 A16Z 去年对 Cider 进行种子轮投资之后,首次选择投资一家中国公司。或许这一动作的意义,几年后才能真正显现。

在中国的创投圈里,A16Z 的创始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和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几乎被看作行业的神话。安德森曾是美国最早的浏览器开发者,技术天才,后创办了“互联网缔造者”网景公司;而霍洛维茨则以其管理能力著称,他的创业经历与《创业维艰》一书在中国读者中拥有很高的声誉。他们的投资领域多为直接面向消费者(DTC),Cider 正是属于“汇聚全球工厂的线上商场”,强调环保承诺,迎合环保趋势。

A16Z:硅谷的巨大风投资本

A16Z 成立于 2009 年,虽然起步只有 3 亿美元规模,但凭借不断创新和积极布局,迅速崛起成为行业巨头。据 Crunchbase 数据显示,12 年来,A16Z 投资了超过 560 家公司,退出了 160 家,投资回报率在全球都极为亮眼。其投中的独角兽企业包括 Facebook、Skype、Airbnb、Pinterest、Coinbase 和 Slack,甚至早在种子轮就介入的 Stripe 也在名单上。这份“明星阵容”,说明 A16Z 在行业中的影响力非同一般。

目前,其基金规模已达 188 亿美元,成为硅谷规模最大的基金之一。其在行业中的影响,不仅靠资金,更有赖其突破传统的营销模式。“不会做媒体的机构不是好 VC”,这句话在硅谷广为流传。安德森曾在 2011 年为《华尔街日报》撰写文章,断言“软件将吞噬世界”,提出未来数字化将重塑全部传统产业。这种观点,引起当时市场的巨大争议,但也彻底改变了硅谷对投资的看法。从那时起,A16Z 一边投资,一边通过内容输出和话语权建设,逐步成为行业思想领袖。

在疫情期间,A16Z 的代表作是《重建的时刻》(It Is Time to Build),阐述了未来的“构建时间”以及美国梦的多重层面。如今,A16Z 已不仅由安德森一人发声,而是全机构包括合伙人及投资经理都在积极创造内容,通过官网和社交媒体传播理念。特别是自建的“Future”媒体平台,让 A16Z 成为硅谷“内容制造者”的代表。安德森曾直言传统媒体“肤浅偏颇”,选择主动出击,借助内容自媒体打造舆论高地。

近年来,A16Z 在加密货币、创作者经济等新兴领域频频露面,甚至引发“硅谷取代华尔街”的讨论。其营销手法,远远不同于传统 VC 的低调作风。硅谷常用的策略是低调积累声望,而 A16Z 采用高调宣传,通过社交平台、多场宣讲,赢得了巨大关注。一位投资人透露,硅谷老牌机构更依赖人脉和声望,而 A16Z 则偏爱自媒体和内容营销,这成了其赢得创始人青睐的重要原因。

除了宣传,A16Z 在投后管理上也进行创新。不同于传统只关注财务和法务的投后服务,A16Z 将“支持创业者”作为核心价值。其投后团队庞大,人员远超投资团队,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对接、人才引荐、市场推广等多方面,提供 360 度全方位支持。公司官网显示,投后服务拥有超过百人的专门团队,联盟网络庞大,协助被投企业快速成长。这一策略,无疑改变了行业“投后即法务财务”的传统认知。

在管理薪酬方面,A16Z 采取高于行业平均的管理费和服务费,利用管理费的部分,为被投企业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服务,打造“产业生态”。其“投资即服务”的理念,让 A16Z 不同于其他机构,成为孵化和赋能的重要力量。其创始人强调,为创业者提供实际帮助,比单纯投钱更为重要。由此建立起的“价值链”体系,为其业绩加分不少。

对中国创业的深远影响

目前,A16Z 在中国的影响还停留在理念层面。霍洛维茨的《创业维艰》在中国引发巨大的反响,成为创业者的“圣经”。这本书详细描述了创业中的艰难与挑战,为中国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也映射出 A16Z 在投资文化和管理理念上的先进思想。未来,随着 A16Z 逐步在中国加强布局,其影响力将不止于理念层面,更有望推动行业的深度变革。

总的来说,A16Z 的高调营销、投后创新和内容布局,让其在行业中独树一帜。它不仅仅是硅谷的风投,更已成为全球资本和创业生态的重要引领者。期待未来,A16Z 能带来更多颠覆式的创新,推动全球创业环境迈向新的高度。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