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3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2 年 7 月 28 日,DEMO WORLD 世界创新峰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本次峰会由创业邦主办,汇集了众多跨国企业高管、本土龙头企业代表、创新企业家及产业投资人,共同探讨当前产业创新的技术、模式与发展趋势。
作为会议的重要环节之一,中科创星的创始合伙人兼联席 CEO 米磊发表了主题演讲《光电芯片引领硬科技革命》。他分享了关于科技革命、光电芯片与人工智能时代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先,米磊认为,未来几年将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这次革命不仅会改变现有的经济格局,还将帮助人类摆脱当前的经济低迷状态。其次,他认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特征是以人工智能、光电芯片、生命科学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轮变革。此外,他强调,21 世纪中国在光子时代的崛起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光子技术将成为支撑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
回顾科技发展历程,人类社会经历了机械时代、电气化时代和信息时代,如今正迈向集成光路、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等多领域融合的时代。尽管在机械、发动机、涡轮机和化学等领域,中外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光学领域,差距相对较小。这种差距分布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虽然传统内燃机技术上的差距较大,但随着新能源汽车革命的到来,中国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同样,在信息领域,集成电路的瓶颈使得光子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具有极低功耗和高传输速率的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曾在 1990 年代初通过投资光纤通信获得了高额回报,这表明光子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随着摩尔定律的放缓,业界提出了“米 70”定律,预计未来光在产品成本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例如,苹果公司已开始在手机中应用激光芯片,预示着光子技术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地位。
米磊进一步指出,5G 网络的普及离不开光纤通信的支持,而光芯片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全球多家科技巨头如华为、思科和苹果纷纷加大对光子技术的投资,显示出这一领域的广阔前景。回顾历史,英国凭借机械革命崛起,美国则依靠电气化和集成电路称霸全球。而在中国,光子技术被视为 21 世纪最具潜力的突破口。
为了推动光子技术的发展,中科创星自成立以来已投资超过 100 家光学相关企业。这些企业在传感视觉、光通信、光子计算、光子显示和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在光传感领域,鲲游光电和知象光电专注于视觉感知与信息采集;在光通信方面,源杰半导体和奇芯光电致力于通信技术的研发;而在光子计算和显示领域,则有曦智科技和赛富乐斯这样的领先企业。
中科创星还发起设立了 10 亿元规模的光电子基金,并建立了覆盖第三代半导体、III- V 族化合物半导体以及硅基光电子平台的基础设施。这些努力旨在为光芯片领域的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展望未来,中科创星设定了宏伟目标,即通过构建研究机构、早期投资、创业平台和科创服务相结合的生态系统,在 2050 年前培育出 1000 家硬科技领域的冠军企业。这些企业可能不会全部规模庞大,但只要能在某一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就能为中国产业升级作出巨大贡献。
总的来说,中科创星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助力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推动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重新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