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股票跌跌不休,为何要割肉离场?

23次阅读

共计 113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期 A 股市场表现分化显著,消费、科技、医药等热门板块持续走强,而其他领域却震荡不定,尤其是一些龙头股,尽管业绩优秀,却经历长时间回调,令投资者信心备受考验。

面对优质股票的持续下跌,许多投资者选择割肉离场,以摆脱内心的焦虑与不安。然而,这种做法虽可能带来短暂的心理舒缓,却往往导致错失长期增长的机会。实际上,这种行为会让财富增值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

从历史数据看,A 股并非全面牛市,而是行业间存在明显分化。以过去十年的数据为基准,某些行业市盈率仍处于历史低位,而另一些行业则处于高位。例如,截至 2021 年 6 月,房地产、建筑装饰等行业市盈率分位值低于 10%,而食品饮料、休闲服务等行业则高于 90%,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格局。

即便认同“低估值买入并长期持有”的理念,真正实践起来却充满挑战。以地产、建筑装饰等行业为例,虽然它们当前市盈率较低,但投资者往往会列出种种理由否定其未来潜力,如人口老龄化或行业政策变化等。

即便推崇“逆向投资”的经典名言,如“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也常因具体情境复杂而难以落实。例如,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尽管巴菲特呼吁增持股票,但大多数投资者依然选择观望,主要原因是无法忽视眼前的负面信息。

这表明,买入不受市场青睐的股票并非易事。投资界流传甚广的“这次不一样”这句话,往往成为泡沫破裂和恐慌情绪蔓延的推手。无论是郁金香泡沫还是互联网泡沫,投资者总能找到看似合理的依据来否认均值回归规律。

然而,真正的成功投资者通常能超越短期情绪干扰,通过更长远的视角看待问题。正如彼得·林奇所言,当面对短期困扰时,应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未来,用理性对抗本能反应。

从均值回归理论出发,当某行业市盈率达到历史低点时,往往预示着潜在的反转机会。例如,保险股当前市盈率接近历史最低水平,从理论上讲,此时可能是坚定持有的最佳时机。不过,现实中,投资者往往会被短期不确定性所困扰,从而错失良机。

构建完善的投资体系有助于克服此类困境。一个科学的投资框架包含诸多机械性的规则,帮助投资者跳出逻辑误区,专注于长期趋势。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坚持均值回归信念至关重要,即使短期基本面不利,也应相信未来的修复。

回顾 2008 年金融危机,霍华德·马克斯曾尝试募集资金用于抄底,尽管最终未能如愿,但从后来的结果看,他的判断无疑是正确的。这提醒我们,投资决策不应过分追求绝对确定性,而应注重概率优势。

对于当前 A 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当某些行业估值降至历史低位时,与其纠结于短期问题,不如秉持怀疑精神,相信长期价值终将显现。这不仅适用于单个股票,也是整个投资策略的核心。

总而言之,股市低迷时期往往是价值投资者的机遇窗口。只要能够理性分析,明确中长期目标,就能抓住跌出来的投资机会。关键在于坚守信念,避免因短期波动而动摇。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