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射频芯片公司IPO征程:突破与挑战

2次阅读

共计 180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期,关于“融资”和“IPO”成为射频市场的热词点燃了行业关注。这一趋势背后,是国产射频芯片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寻找突破口的努力。虽然整体市场规模有限,但国内已有超百家企业在该赛道上激烈角逐,上市成为它们破局的关键路径之一。

射频芯片企业纷纷冲刺 IPO

据最新披露,三家射频芯片公司陆续披露了融资与 IPO 的最新动态。令人关注的是,其中有两家公司此前都曾多次试图上市,尽管过程曲折。这些公司包括锐石创芯、飞骧科技和昂瑞微,各自处于不同的 IPO 阶段或复苏路径上,反映出国产射频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坚韧与挑战。

代表企业的 IPO 之路

锐石创芯 是最受关注的企业之一。4 月 17 日,证监会披露,锐石创芯已由广发证券进行辅导登记,准备冲击资本市场。这家公司专注于 4G 和 5G 射频前端分立器件和模组的研发,拥有从芯片设计、模组集成到滤波器晶圆制造的全产业链能力。其产品涵盖智能手机、物联网、卫星通信、无人机和智能穿戴多个领域。自 2018 年开始量产 4G 全套产品,2022 年实现出货超 3 亿颗,各项技术不断突破。然而,锐石创芯此前已多次试图上市,2022 年、2023 年都曾开启辅导流程,但都未能如愿。此次重新启动辅导,或许意味着公司希望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更大的突破。

飞骧科技 亦在第二次开启 IPO 流程。近日,公司宣布完成与华东总部项目的签约,并获得数亿元的战略融资。飞骧专注于 2G-5G 全频段射频前端芯片的研发和销售,客户包括传音、联想、荣耀等品牌。早在 2022 年 10 月,公司就曾递交科创板 IPO 申请,但由于问询未果,申请被撤回。经过调整改进后,飞骧科技如今正积极备战,目标是通过提升高端模组产品来获得市场认可,改善盈利状况。

昂瑞微 是又一家努力中冲击科创板的企业。去年 12 月,其首次申报获受理,成立较早,专注于射频前端芯片和射频 SoC 芯片的研发。尽管公司多次亏损,但其 5G 和物联网射频芯片已逐步放量,产品性能逐步达到国际水平。昂瑞微认为,通过持续创新高端产品,未来盈利或将改善。据悉,公司的射频高端模组已实现量产,市场潜力巨大,但仍需突破盈利难题才能实现持续增长。

国产射频芯片何以屡屡碰壁?

尽管多家企业在募投和 IPO 方面努力,但国产射频芯片公司仍然面临低毛利、盈利难的现实。这主要归因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垄断格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射频前端的核心元件,特别是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市场份额主要由国际巨头把控,如 Skyworks、Qorvo 和博通。这些国际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空间,使国产厂商难以扩大份额,盈利也受到影响。

国内企业如昂瑞微、飞骧科技等,毛利率普遍偏低,亏损尚未完全扭转。例如,昂瑞微连续亏损,虽年营收逐步增长,但累计亏损仍高达 12 亿多元,尚无法实现健康盈利;飞骧科技虽逐步实现盈利,但整体毛利率依然低于业界平均水平。市场竞争激烈,盈利压力巨大,而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布局尚需不断努力。

企业突破的关键之一:攻高端市场

面对困境,一些国产企业不断探索高端路线。行业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国际龙头退出部分市场,为国内企业腾出空间。比如,Qorvo 通过保障发射模组,逐步收割部分原本由国际企业占据的接收模组市场;Skyworks 为苹果提供核心芯片,减少对安卓厂商的供应,反哺国内企业机会。而国产厂商则在 5G 高端 PA 模组、L-PAMiD 模组上取得突破,逐步攻占高端市场。

飞骧科技就是一个鲜明例子。其通过高端产品的突破,成功扭转了亏损局面。公司 2024 年上半年实现盈利,营收达到 11.3 亿,净利润超 1300 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些成果的背后,是公司在高端射频模组、5G 产品和泛连接方案上的持续投入。类似的,唯捷创芯、慧智微等国内企业也在高端模组上有所突破,逐渐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展望未来:高端布局成为国产射频的突破口

国产射频芯片企业正从低端市场逐步向中高端转型。随着 5G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联网连接不断增长,国产企业迎来了战略发展窗口期。在卫星通信、车载雷达等新兴领域,高端射频芯片的需求激增,为国产企业提供了更大空间。锐石创芯的晶圆厂、飞骧科技的高端模组、昂瑞微的创新产品,都代表着国产射频行业逐步崛起的趋势。

未来,国产企业要实现持续突破,仍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增强技术壁垒。上市之路虽充满挑战,但也是向高质量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国产射频芯片的创新和崛起,意味着中国在该领域的角逐已进入快车道,也为未来科技自主可控奠定坚实基础。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