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50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期,AI 技术被滥用的现象在网络上不断发酵,许多经典影视人物、明星形象甚至知名企业家都成为被篡改或恶搞的目标。一些短视频平台中,热门动画角色如哪吒、敖丙等被肆意修改,导致大量离谱的魔改视频层出不穷。
对此,国家广电总局于去年发布了管理通知,明确要求各平台强化内容审核及监管措施。然而,在新规实施之后,依然存在部分违规内容未被及时发现的情况。有些平台在魔改视频热度攀升后再添加“AI 生成”的标注,但这些提示往往位置不明显,容易使观众产生误解。
不良商家利用魔改视频牟利
与此同时,众多商家和个人抓住这一热点,通过制作魔改视频吸引流量,并借此推出收费课程或训练营以获取经济利益。专家分析认为,AI 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中立工具,但如何防止其被别有用心者恶意利用,仍是当前监管部门和运营平台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企业数量与地域分布
据天眼查专业版统计,截至最新数据,我国已有超过 200 万家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注册企业。其中,广东省以约 30 万家的数量稳居全国首位,江苏省和山东省紧随其后,分别拥有大约 15 万家相关企业。
从行业风险角度来看,天眼查的风险评估显示,在从事人工智能业务的企业中,约 1.54% 的企业曾经卷入过法律纠纷。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