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19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各行各业都陷入困境,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市场需求不断减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9%,仅为 2.97 亿部。除了苹果的 6.4% 微弱增长外,包括三星、小米、OPPO、vivo 等品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最高跌幅甚至达到 20%。与此同时,PC 市场的形势更为严峻,IDC 的统计显示,第三季度全球出货总量仅为 7420 万台,同比下降 15%。在排名前列的联想,销量也下滑了 16.1%,惠普和戴尔的跌幅都超过 20%,唯有苹果逆势而上,依靠自家 M 系列芯片实现了 40.2% 的增长。
造成 PC 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环境不佳,以及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购买意愿减弱。这不仅使得电脑销售困难,也严重影响到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业绩。英特尔作为主要的处理器供应商之一,自然也未能幸免。最新公布的 2022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英特尔当季营收为 153.38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191.92 亿美元减少了 20%;净利润更是暴跌 85%,只剩下 10.19 亿美元。这一系列创纪录的下滑,令公司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以缓解目前的困境。
英特尔的应对策略:裁员与成本控制
面对如此惨淡的业绩,英特尔迅速调整。公司宣布将削减 2023 年 30 亿美元的运营开支,并计划到 2025 年最大削减 100 亿美元的成本。同时,CEO 帕特·基辛格也明确表示,这一举措意味着裁员将成为常态,可能影响到员工数量。此前,英特尔由于芯片价格上涨而推行涨价策略,这次裁员则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另一种调控方式。由此可见,连行业巨头也难以避免经济寒冬带来的冲击。英特尔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在业务萎缩的同时,转型似乎变得尤为重要。
主营业务的压力: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
财报显示,英特尔核心的客户计算业务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受全球 PC 出货量锐减的影响,英特尔的客户计算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的 97.88 亿美元锐减至 81.24 亿美元,同比下降 17%;运营利润也从 35.92 亿美元减少至 16.55 亿美元,降幅超过一半。虽然台式机市场相对稳定,营收略有增加至 32.22 亿美元,但笔记本市场状况则更加糟糕,上年度的 59.44 亿美元跌至 44.1 亿美元,降幅达 25.8%。其他相关业务也表现不佳,营收由 7.25 亿美元减少到 4.93 亿美元,减幅显著。
此外,英特尔的第二大业务板块——数据中心和 AI,受市场需求减退影响,也难以独善其身。该板块营收暴跌 27%,至 42.09 亿美元,运营利润几乎归零,去年同期还在 22.93 亿美元的基础上,跌至仅剩 1700 万美元,亏损达 22.76 亿美元。这主要源于 PC 和服务器需求的疲软,再加上芯片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导致整体利润率下降,营收与利润双双缩水。虽有产品涨价缓解压力,但成本增长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英特尔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
新兴业务的成长与烧钱困局
尽管传统核心业务持续亏损,英特尔在一些新兴领域却取得了一定突破。例如,网络与边缘计算的营收达 22.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加速计算、图形处理业务营收增长 8%,达 1.71 亿美元;自动驾驶领域,则实现 38% 的同比增长,营收达 4.5 亿元。这些业务虽然表现不错,但整体规模尚小,难以弥补主营业务的亏损。此外,Mobileye 的上市估值也未达预期,只有 167 亿美元,远不及预期的 500 亿美元,限制了其为英特尔带来更多资金支持的能力。
更为严峻的是,英特尔在大力布局“IDM 2.0”战略,投入巨额资金扩建晶圆厂,谋求芯片代工市场的突破。这包括在马来西亚投资 70 亿美元扩产以及在俄亥俄州新建晶圆厂计划,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建成投产。这些投资虽有望带来长远收益,但短期内巨大资金压力令人担忧。与此同时,英特尔还不断冲刺更先进的制程工艺,试图赶超台积电。争夺客户、设备和先进制造能力都意味着高昂的投入,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而未来能否通过晶圆代工业务挖掘利润,还需时间验证。目前,英特尔已在为 35 家客户测试芯片,市场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自动驾驶的未来与挑战
自动驾驶是英特尔未来的命脉之一。旗下的 Mobileye 技术已在全球超过 800 款车型中应用,涉及超 1.25 亿辆汽车。尽管目前 Mobileye 的上市估值远低于预期,但该业务潜力巨大。公司希望借助自动驾驶逐步扩大影响力,未来通过上市获取更多资金。虽然目前仍需巨大的研发投入和资金补充,但行业的快速发展意味着潜在的市场空间巨大,待技术成熟后,营收或将迎来爆发。
转危为机:未来的希望与策略
当前,英特尔面对的最大难题是 PC 市场持续低迷,导致营收持续受挫。公司开始裁员,预计销售和市场部门将裁减 20% 的员工,数千人将受到影响。这虽然能短期缓解财务压力,但并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创新和增长。英特尔未来要想扭转颓势,除了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新兴业务的规模外,还需在核心技术和市场布局上做出更深层次的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在芯片代工、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发展,已显示出一定的潜力。晶圆代工市场由台积电和三星主导,但英特尔如果能凭借核心技术满足芯片厂商的需求,就有望吸引大量客户。据业内人士猜测,一旦产能提升,成本降低,英特尔或许可以在未来赢得更多市场份额。此外,最新推出的第 13 代酷睿处理器,以及新款显卡 A380、A770,既能巩固其在 PC 市场的地位,也可以提供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只要坚持创新、持续投入,英特尔仍有望在行业寒冬中突围,迎来新一轮的成长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