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19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智能手机市场风云变幻,价格走势与市场动态备受关注。临近春节消费旺季,各大手机厂商如 vivo、小米、OPPO、荣耀等纷纷发布新一代主力机型,价格却呈现出上涨态势。
价格攀升:高端化与成本驱动
众多手机厂商发力高端市场,高端用户经济实力强,换机受大环境影响小。IDC 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整体下滑,但 600 美元以上高端细分市场表现良好,份额达 22.4%,环比、同比均增长,可折叠产品更是三位数同比增长。
小米 13 系列起步价和最高价分别上涨 300 元、900 元;OPPO Reno 9 Pro、Pro+ 起步价分别上涨 500 元、300 元;vivo X90 Pro+ 起步价比 X70 Pro+ 高 1000 元。华为 Mate50 系列价格也显著上涨,Mate50 顶配版高达 6699 元,比上一代高 1200 元,Mate50 RS 保时捷设计版比上一代高 1000 元。而荣耀 80 系列增加低价 SE 版本,无 Pro+ 版本,起售价和顶配价格均下降。
除了高端化战略,成本上涨也是手机涨价的重要因素,关键芯片环节价格上调,台积电上调芯片代工价格,联发科也不排除跟随涨价。
市场低迷:利润微薄与业务调整
与价格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智能手机市场的持续低迷。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显示,今年 10 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销量同比下降 15%,前三季度销量也持续下滑,行业未见明显好转。
厂商经营情况不容乐观,今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团亏损 14.74 亿元,智能手机分部收入同比减少 11%,毛利率从 12.8% 降至 8.9%,平均每台手机毛利约 94 元。同期,小米集团互联网服务分部毛利率高达 72.1%。
手机大厂员工陈辉表示靠手机利润公司难以维系,要靠互联网业务。因订单减少,所在大厂下半年业务缩减、合并部门。荣耀前员工称公司招聘规模变小,自己离职后部门未招新人,将工作任务分派给现有员工,且荣耀手机利润很低。OPPO 回应称自身在利润和经营上很健康。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指出国产厂商因芯片掌握在他人手中,价格高且涨幅大,导致毛利率低,在全球手机产业竞争中处于被动位置。
高端冲击: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在市场大盘遇冷的情况下,高端市场成为亮点。2022 年上半年中国 600 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份额达 14.3%,较前两年同期增长。苹果在 2022 财年第四季度毛利率高达 42.3%。
小米宣布与徕卡合作,推出多款搭载徕卡影像技术的机型,小米 13 系列搭载徕卡长焦、原生双画质,全系采用最新骁龙 8 Gen 2 处理器。vivo 以影像和操作系统为关键,投入大量人力在影像上,与蔡司合作,X90 系列支持全焦段蔡司四摄,搭载自研芯片 V2。OPPO 未来高端产品采用双旗舰战略,推出折叠屏手机,包括竖向折叠的 Find N2 Flip,机构预估 2025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将突破 5000 万部。各大厂商还积极进军其他消费电子细分市场,如 OPPO 布局平板电脑、电视等多项业务并发布智慧跨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