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字节跳动出海表现究竟如何?

6次阅读

共计 405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1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近期公布的 a16z Top100 AI 榜单里,字节跳动可谓是公司层面的大赢家。在 Top 50 Web 和 App 两大榜单中,字节的 AI 产品共占 6 席,5 款产品上榜,是占有席次和上榜产品数量最多的公司。

具体而言,醒图海外版 Hypic 上一期就已进入 App 榜,排名第 23 位,本期升至第 19 位。其他四款产品 Cici、Doubao、Coze 和 Gauth 都是本期首次上榜,其中 AI Chatbot Doubao 更是同时进入了 App、Web 两个榜单。

2023 年 11 月左右,字节内部成立新部门 Flow,由技术副总裁洪定坤和大模型团队负责人朱文佳领头,发力 AI 应用层。本次上榜的 Doubao、Cici、Coze 都来自这个团队,同时剪映、今日头条等团队也在同一时期开始涉足 AI 应用领域。短短大半年时间,字节就能让 5 款产品进入全球 AI 产品访问量 /MAU Top 50 级别,成绩斐然。

先看上榜的五款产品,Doubao、Cici 是类似 ChatGPT 的 ChatBot 产品,Coze 是 AI Agent 平台,Hypic 是醒图海外版,Gauth 是教育类搜题产品。

Gauth 和 Hypic 并非 AI 时代的新产品,而是老产品融入 AI 后才被收录进榜单。Gauth 于 2020 年推出,前期基本处于“散养”状态,近一年才大力投放。它最初针对数学场景,后转为 AI 解题并扩展到“全科答疑”。Hypic 是醒图海外版,总体设计与功能和醒图差别不大,2022 年底上线,融入 AI 写真、老照片修复等玩法后被列入榜单。

尽管不是“AI 原生”产品,但通过 AI 技术加持,它们已跻身赛道前列。Gauth 目前主打全科作业辅导,与 Question.AI、Answer.AI、Brainly、QANDA 等产品类似,MAU 和收入在几款产品中排中游。根据非凡产研数据,按 MAU 排列 Hypic 能进入全球图像与设计 App 前十名,但从收入看,Hypic 近半年单月收入仅 1 万美元左右,排名靠后。不过不排除 Hypic 与 Capcut 一样,先免费获客后变现,醒图国内版流水已很高。

剩下三款“AI 味”更浓的产品中,豆包和 Cici 是同一产品的国内与海外版本。Coze 是 AI Agent 平台,类似于 GPTs 或者 Quora 旗下的 Poe。

豆包在国内 App 端占据头部位置,网站端排名 Top3,海外版 Cici 在部分新兴市场获不少用户,但不是绝对第一,且尚未商业化。Coze 宣布收费后,网站访问量明显下滑。

豆包近 30 天平均 DAU(iOS + 国内安卓)达 696 万,App 端用户量是国内同类产品第一。但网站端豆包访问量仅 1350 万,排第 3,相比百度文心一言和月之暗面的 Kimi 有差距,说明豆包在专业办公等场景渗透率不及其他两款。

商业化方面,豆包目前仍免费,此前砸钱夸张。今年 5、6 月集中买量,单月投放额度达 1.2 – 1.4 亿人民币,远高于竞品。投放渠道中,自家的穿山甲、抖音以及腾讯的优量广告占比最高。

Cici 虽于 2023 年 8 月初上线,集中增长在 2023 年 11 月 – 2024 年 1 月,但至今未跳出新兴市场,未商业化,且目前投放力度不如去年年底巅峰期,用户数量趋于平稳。其最大市场是菲律宾、印尼和拉美几个新兴市场。

从 MAU 看,Cici 与 ChatGPT 差距大,与土耳其厂商的两款套壳产品 Chat & Ask AI by Codeway 和 Nova 不相上下。土耳其开发者产品商业化较好,这两款产品 9 月流水分别是 129 万美金和 112 万美金,ARP MAU 分别达 0.39 和 0.19 美金。Cici 作为免费且有自研模型的产品,仅 MAU 与土耳其开发者的两款 GPT 套壳产品相当,未获收入,也未进入更易变现的美国等市场。

在 Cici 最大市场菲律宾,ChatGPT 的 MAU 约是 Cici 的 75%,在印尼,Cici 只有 ChatGPT 的 60%。总体看,在新兴市场集中地区,ChatGPT 优势明显,Cici 用户选择动力不足。Web 端,Cici 9 月访问量为 399W,在 AI Chatbot 赛道排不进前 10。

最后一款产品 Coze 于 2023 年 11 月上线,是 AI Agent 产品,用户可用自然语言基于各种大模型自建 Agent 或使用社区中的其他 Agent 解决特定问题,主要在 Web 端使用。

数据显示,Coze 海外版巅峰期访问量达 688 万,但今年 7 月 3 日宣布收费后,访问量连续两个月超 50% 环比降幅。国内版上线初期有不错讨论度,但访问量巅峰在 250 万左右,近期流量也下滑。

综合网络用户评论,Coze 被迅速抛弃原因有二:一是价格相比竞品无优势,调用同等模型时,Coze 使用成本高于同类竞品 Poe;二是刚需用户不多。AI Agent 虽能帮特定需求用户解决问题,但对专业人士能力弱,对一般用户难抽象工作流制作 Agent。

随着 AI 产品发展,ChatGPT 等通用产品能力增强,市面上大模型与实际场景结合的 AI 产品增多,普通用户日常场景基本被覆盖,即便 Coze 针对普通用户做了优化,刚需用户仍不多。Coze 之前的繁荣与免费有关。

字节虽有 5 款产品登上榜单,但详细分析后情况并不乐观。Gauth 和 Hypic 成绩可圈可点,在各自赛道占有一席之地,但更像是无心插柳。豆包、Cici 与 Coze 虽在用户增长方面有成绩,进入 Top50 榜单,但从较大投放力度、难以商业化现状以及收费政策变化后的流量回落来看,这 3 款产品难言成功。

除了这五款上榜产品,字节还针对 AI 角色聊天、AI 写真 / 生图、视频生成、生产力工具、教育、电商等多个热门领域推出多款 AI 产品,不同领域产品由不同团队开发,延续了在各个赛道试水的风格,期望大力出奇迹。但这些未上榜产品无一做到赛道头部,多数也未获得收入。

AI 社交方面,海外产品 AnyDoor 和猫箱都是 AI 互动剧情平台,与 Talkie 和 C.ai 类似,在与 AI 角色对话时场景转换、自建角色等方面有优化,但总体差异不大。两款产品用户增长趋势不错,但相比其他竞品还有距离。

海外版 AnyDoor 于 2023 年 12 月左右上线,目前有 10 万左右 DAU,100 万 MAU,主要用户分布在印尼、巴西和菲律宾市场。国内版猫箱 2024 年 3 月上线,目前有 113 万 MAU,22 万 DAU。与自身相比,两款产品能实现用户持续增长,说明市场认可。

选择登上 SensorTower 1 – 8 月陪伴式 AI 下载榜和收入榜的 AI 角色对话产品与 AnyDoor 对比,AnyDoor 差不多处于腰部位置。character.ai 的 DAU 达 411 万,领先其他产品很多。在剩下产品中,AnyDoor 排第三,高于 Crushon,但 Crushon 主要用户群体集中在 Web 端,9 月网站访问量有 1346W。

在国内,猫箱的 DAU 约是星野的 50%,高于阅文和商汤科技共同推出的筑梦岛等产品,处于第二梯队。

商业化方面,猫箱和 AnyDoor 都没有应用内购,试用猫箱也未发现展示广告。此前观察发现,AI 陪伴产品推理成本高,用户付费意愿不强,如最头部的 C.ai,媒体测算其一年推理成本达 4000 万美元,但收入仅 1500 万美元左右,这可能是 C.ai 最终接受 Google 收购的重要原因。

AI 陪伴或角色聊天产品目前大概有两条路,一条是保持正轨、探索用户偏好,但难直接收钱,如 Minimax 年收入 7000 万美元,主要来自旗下的 Talkie,但不是 IAP 而是 IAA;另一条路是不论其他,闷头发财。对于字节,只能选择第一条路,IAA 变现自然不在话下,但目前产品的用户规模,尤其是 DAU/MAU 所代表的用户粘性,表明字节还未找到自己的用户群体。

在 AI 视觉领域,除醒图和 Hypic 外,字节针对 C 端用户推出 AI 原生产品 PicPic 和星绘,核心功能类似妙鸭相机的 AI 写真,并加入文生图、AI 修图等更丰富功能。在视频赛道,推出的主要产品是即梦(即梦中也有文生图功能)。

从用户数据看,海外的 PicPic 成绩平平,自 2 月上线以来总下载量仅 19.2 万,5 月底到 7 月底未投放。因总下载量低,产品差异化一般,虽上线初期 DAU 曾达 1.3 万左右,但现在 DAU 只有几千,不算成功产品。(9 月,PicPic 在日本有一波增长,冲入 iOS 下载榜 Top50)

国内的星绘成绩较好,目前 DAU 在 20 – 24 万区间,超过妙鸭相机和美图的同类产品美图证件照,算是小赛道头部。

但与妙鸭相机类似,AI 生图和 AI 写真对普通用户来说不是高频需求,大家多抱着尝鲜或娱乐心态使用,后续留存与付费一般,就算做出爆款也难留住用户。优秀者如 Remini,能靠多次推出爆款功能并辅以丰富修图功能留住用户,获得更好付费转化,提升收入,但星绘功能显然无法与之相比。

在 Web 端,字节在海内外推出的即梦和 Dreamina 中提供文生图功能,但今年 3 月转向视频生成。国产视频生成大模型 7 月初集中上线并引起广泛关注,反观字节,海内外即梦(Dreamina)流量都不高,截止 9 月网站流量未进入视频生成赛道 Top10。

9 月 24 日火山引擎 AI 创新巡展上,字节发布两款新的视频生成模型 PixelDance、Seaweed,官方 Demo 和坊间测试表明这两款产品综合能力不错,有竞争第一梯队的潜质。新模型已在 Dreamina 中上线体验版,但从 Google Trends 给出的搜索热度看,Dreamina 和可灵仍无法相比,后续字节能否凭借技术能力拉高 Dreamina 的流量,还是个未知数。

其他几款产品中,“AI 工具箱”小悟空网站访问量和 App MAU 都较低,其海外版产品 Chitchop 更是在 6 月份就宣布关停。教育领域的豆包爱学和电商直播场景的即创,虽有一定用户积累,但均未做到赛道头部。

盘点字节上榜和未上榜的这些产品,能感觉到产品质量不错,至少达到市场平均水平,推广方面字节肯“烧钱”,能在用户增长层面取得一定成绩。但这些产品似乎都未找到自己的定位,更别说商业化了。虽然 C 端变现可能不是字节的高优先目标,但即便想走先免费做 C 端大流量、后续 C 端 B 端同时变现的老路,这些产品也远远不够。尤其是 AI 原生产品,实际并不像 a16z 榜单呈现的那样“一片繁荣”。字节想要像移动互联网时代推出抖音那样成功,可能还需摸索很长时间。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