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4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打造一颗功能齐全的卫星,离不开两个核心部分:卫星总线 和有效载荷。简单来说,卫星总线是卫星的“躯体”和载具,保障有效载荷完成任务所需的电力、通信和姿态控制等功能。
2024 年 6 月,专注于卫星总线制造的创业公司 Apex Space 宣布完成 9500 万美元的融资,用于业务扩展。这轮融资由 XYZ Venture Capital 和 CRV 主导,参与方还包括 a16z、8VC、Upfront 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以及韩国的 Mirae Asset 和 Toyota Ventures。
成立于 2022 年的 Apex Space,志在将传统卫星总线制造周期从几年缩短至几个月甚至几周。2024 年 3 月,旗下首颗卫星 Aries 成功搭乘 SpaceX Transporter-10 任务升空,表现出色,验证了公司快速制造与交付的商业模式。
创始团队与技术优势
共同创始人 Ian Cinnamon 和 Max Benassi 分别来自软件创业和 SpaceX 工程背景,团队在不到一年内完成了首款卫星平台的设计、集成及测试。Max 拥有将航天部件试制转化为量产的丰富经验,这对 Apex Space 快速批量生产卫星总线至关重要。
市场规模与发展瓶颈
据市场研究,2024 年北美卫星总线市场接近 122 亿美元,预计五年内将保持 16% 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面对频繁且低成本的发射服务需求,比如 SpaceX 大幅降低的发射费用,传统制造周期长、定制化严重、缺乏标准化的卫星总线生产亟需转型。
Apex Space 聚焦小型低轨卫星(LEO)市场,推出售价约 345 万美元、交付周期仅 6 个月的标准化卫星总线产品。虽价格不算最低,但远超行业平均的交付速度,抢占领先优势。
产品与制造理念
旗舰产品 Aries 重约 100 公斤,适配 150 公斤有效载荷,设计至首次发射仅用 12 个月。Aries 不仅完成了演示任务,还陆续搭载多家客户有效载荷,涵盖通信、边缘计算与空间感知等多个领域。公司计划产能扩张,研发更大质量级别的 Nova 和 Comet 系列产品,预计 2024 年再交付 5 台 Aries。
为打破传统定制化的弊端,Apex 坚持拒绝复杂特殊定制,专注于标准化和模块化生产。这一策略让生产上可快速替换模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与国防采购需求逐步契合。
软件驱动的制造创新
软件能力是 Apex Space 得以快速制造和运行的关键。卫星的自主运行控制和快速部署均由自研软件实现,显著缩短任务准备时间。团队利用前沿软件技术,降低了因硬件变更导致的复杂开发负担,助力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
行业前景与商业模式
随着卫星发射成本下降与频率提升,卫星小型化和星座化成为趋势。相比传统寿命长、成本高昂的卫星,越来越多客户支持频繁更新换代的可扩展星座。Apex 通过灵活的测试有效载荷租赁模式,降低初期投入门槛,同时建立持续合作关系。
团队还关注扩展如太空加油的后续服务市场,利用成熟的卫星总线技术配合燃料补给延长卫星寿命。未来在地球观测、太空制造乃至小行星采矿等领域,预期将涌现更多具有创新性的商业机会。
创始人背景与初心
Ian Cinnamon 从儿时自制火箭开始,他的航天创业之路融合了软件、AI、商业与航天技术。历经多家科技与 AI 公司的历练,他选择回归航天,携手工程专家 Max Benassi,致力于解决卫星制造的效率瓶颈,推动太空产业迈入快速规模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