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04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中国东北,有一所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工科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她不仅是“工程师的摇篮”,更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从早期为铁路、航天、军事输送人才,到如今科技企业不断涌现,哈工大一直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
哈工大,不断打造创新强校
学校的校训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不仅激励一代代哈工大人奋勇拼搏,也伴随着中国工业从筑基走向强盛。数十万校友广泛活跃在工业、航天、国防等复杂领域,助力国家科技腾飞。这些校友中,涌现出许多创业者和创新领军人物,比如速腾聚创的邱纯鑫、银河航天的徐鸣、机器人领域的王永锟等,他们在自动驾驶、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校企合作与投资“哈工大力量”
哈工大在投资圈中同样实力强劲。早在 1993 年,就设立了哈工大的资产投资部门,投向了多家高科技企业。这些年来,哈工大不断扩大合作与投入,成立早期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深圳校区的落成,进一步拉近了学校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校长韩杰带队走访深创投,双方深入探讨校企合作,拓展科技创新的空间。
多只“哈工大系”IPO 在路上
今年,一批哈工大“血液”的企业开始冲击二级市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速腾聚创在香港联交所成功登陆,成为“港激光雷达第一股”。这家公司由哈工大师生邱纯鑫带领团队创立,核心技术源自学校的科研成果。邱纯鑫在学期间,就专注于自动驾驶感知技术,带领团队研发出激光雷达原型,并于 2014 年正式成立公司。在港股挂牌时,成为 2024 年的首个 IPO。
除了速腾聚创,类似天星医疗、思哲睿等企业也在积极筹备 IPO。许多项目和企业背后都离不开哈工大的人才和技术积累。博实股份是哈工大的投资“旧部”,不仅投资于众多高科技公司,还在学校百年之际捐赠巨款支持人才培养和科研发展。这些“哈工大系”企业正不断进入资本市场,彰显校企结合的强大力量。
为什么选择哈工大?
哈工大虽然地处东北,但凭借强大的工科实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建校 70 余年,学校在航天、机器人、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成为国家“卡脖子”技术攻坚的重要力量。大批校友在航天、国防、制造业崭露头角,从“尖端”到“自主”,推动中国科技不断跃升。
更重要的是,哈工大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基础建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机制。从孵化园区到创新平台,累计孵化出数百家创业企业,融资总额近 50 亿元。未来,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哈工大在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中的领导地位还将持续巩固,带动更多“哈工大力量”走向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