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怨声载道:时代巨变下的个人感受

17次阅读

共计 65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两个留言评论特别引人深思。第一个评论提到,作者在理智上倾向于某种立场,但情感上却不得不接受现实,这种矛盾心态反映了很多人面对无法改变的政策时的无奈。第二个评论则好奇为什么朋友圈里充满了对现状不满的亲美自由派。

回答第二个问题,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其人生经历的缩影。以我自己为例,北大本科、海外名校 MBA、清华金融学博士的教育背景,让我接触到了不同圈层的人。有趣的是,北大同学群里政治话题并不多,而 MBA 同学群里抱怨声却此起彼伏。这可能与 MBA 毕业生多从事外资咨询、金融等行业,近年来这些行业受到较大冲击有关。

工作经历同样复杂,从监管机构到创业,再到风险投资和咨询,每一步都让我结识了不同行业的朋友。互联网、金融、房地产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行业,如今从业者普遍感到压力山大。中美关系恶化更是让美元基金等行业前景黯淡。

创业之路同样充满变数。有的同学因与国企合作不慎陷入困境,有的则在政策变动中失去了一切。自媒体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股票和房产博主,资产缩水让他们情绪低落。

然而,时代大潮中也有受益者。硬科技、新能源、电动车等领域的从业者迎来了春天。蓝领工人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逐渐中产化。

朋友圈的情绪只是社会的一小部分反映,无法代表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百年大变局,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满和抱怨是人之常情,但保持积极心态,享受生活才是应对之道。

至于第一个评论,实际上我的情感更倾向于自由主义,但理智告诉我,美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道路虽然不确定,但比已经证明错误的美国道路更有希望。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