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迹科技:账面资金还能撑多久?

25次阅读

共计 158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比起盈利目标,云迹科技现在最关心的是账上的钱还能撑多久。这不是危言耸听。

作为酒店场景机器人的领头羊,云迹科技虽已做到行业头部,但尚未实现自我造血。从 2014 年成立以来,它完成了 8 轮融资,总计 12 亿元,最后一笔融资发生在 2021 年底。过去三年,它的营收仅 5.5 亿元,而亏损却高达 8 亿元。如今,公司流动负债总额达到 20 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 1.31 亿元。按以往的支出速度,这笔钱可能撑不到一年。

为何急于上市

因此,云迹科技急切希望上市融资,同时也需拓展更大的市场来提升营收。上市不仅能缓解短期的资金压力,也能为企业争取更多发展时间。

回顾其他机器人上市公司的经历,虽然上市后未必马上盈利,但募集到的资金能让企业走得更稳更远。云迹科技这几年到底烧掉了多少钱?

烧钱模式

云迹科技专注于酒店场景,已覆盖超过 3 万家酒店,占该领域 12.2% 的市场份额。去年,其单日在线机器人峰值突破 3.6 万台,累计完成超 5 亿次服务。从 2014 年成立至今,公司共获得 8 轮融资,合计 12 亿元,最后一轮是在 2021 年底。

但即使占据了行业头部地位,云迹科技仍然面临亏损和竞争加剧的问题。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营收从 1.61 亿元增长到 2.45 亿元,但这三年的净亏损仍超过 8 亿元。好消息是,尽管仍在亏损,但亏损幅度正在逐步收窄。

以 2024 年为例,公司收入 2.45 亿元,销售成本 1.38 亿元,研发支出 5738 万元,行政开支 5612 万元。这一年,公司减少了研发支出,同时加大了销售投入,试图通过“重营销轻研发”策略抢占市场。

这种策略虽然短期内可能奏效,但从长远看,可能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去年底,公司 CTO 林小俊离职创业,这无疑对公司技术团队造成了一定冲击。

此外,云迹科技还采取了降价策略。例如,其“格格”系列产品平均售价从 2022 年的 2.68 万元降到 2024 年的 2.09 万元;YJ- 万物工具仓模块的价格也从 1.41 万元降至 0.96 万元。

当一个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行业开始转向“销售为王”并大打价格战时,其未来的成长空间确实值得深思。

资本退潮与挑战

2022 年以来,机器人行业的资本热潮逐渐退去,许多企业融资困难。对于云迹科技来说,自 2021 年底以来已近三年没有新的融资进账。截至 2024 年底,公司现金储备仅为 1.05 亿元,创近三年新低。截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这一数字回升至 1.31 亿元,但仍低于 2023 年的水平。

要知道,在 2024 年,云迹科技的研发、销售及管理三项费用合计 1.72 亿元,高于 2023 年的 1.83 亿元和 2022 年的 2.78 亿元。即便公司在 2024 年努力削减开支,但现有资金仍不足以支撑未来的运营需求。

上市是否能解困局

当前,云迹科技面临的两大紧迫任务是改善现金流和实现盈利。从短期来看,现金流是关键;从长远来看,盈利才是目标。

《酒管财经》认为,虽然机器人行业前景广阔,但不少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倒在了盈利之前。因此,云迹科技希望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来缓解燃眉之急。港股推出的 18C 规则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这也是云迹科技选择尽快登陆港交所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云迹科技而言,上市不仅是为了筹集资金,更是为了生存下去。目前,公司流动负债总额高达 20.22 亿元,其中 18.81 亿元属于上市前的对赌协议。一旦成功上市,这部分负债将自动转化为股权,不会直接增加现金流压力。但如果上市申请被拒或 18 个月内仍未上市,公司将面临赎回风险。

此外,云迹科技也在尝试扩展业务范围,从酒店场景向医院等领域进军。目前已有超过 100 家医院的合作项目正在进行中,但进展还需加速。

与此同时,其传统优势领域也受到竞争对手的挑战。例如,主打餐饮场景的擎朗智能已与多家大型酒店管理集团达成合作,形成了“餐饮 + 酒店”的双场景布局。

总体而言,《酒管财经》认为,机器人行业的资本化进程还将继续,而云迹科技能否在这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仍有待观察。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