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6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创新已成为推动企业和行业前行的核心动力。在这个背景下,2023 年企业开放式创新大会在长三角地区盛大举行。此次大会由多家地方机构联合主办,旨在推动全球创新资源流动,加速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打造融合创新、场景定义的新生态。
场景定义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拥抱开放”,吸引了超过 200 家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的创新领袖。通过演讲、报告发布、案例展示等多样形式,现场深入探讨了“场景驱动”的创新新趋势。如今,场景已成为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企业通过明确场景需求,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技术落地与应用。
微软公司战略投资 OpenAI,已成为行业内“开放式创新”魅力的最佳例证。除了微软,许多企业也在不断实践开放创新理念,建立完备的创新组织,创新模式灵活多样,绿色低碳已成为主流底色。投资和研发部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跨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趋势愈加明显,为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技术融合带动产业蝴蝶效应
在人工智能快速崛起的背景下,AI 大模型成为最热的技术之一。多位行业专家一致认为,只有积极拥抱变化,才能在不断演进的科技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通过将 AI 大模型与具体场景结合,不仅可以释放生产力,还能激发出新的产业机遇。以百度、鲸鱼机器人、硅基智能等企业为代表,大家共同强调:面对技术变迁,企业应主动适应,利用新技术塑造未来产业生态。
例如,酒店行业中的创新也在逐步体现。亚朵集团副总裁康韦提到,文化元素已成为酒店品牌差异化的核心。在营造惬意、温馨的空间方面,亚朵不断创新,打造具有精神内涵的生活方式,赢得了众多客户的青睐。
同样,在出行场景中,高合汽车以“场景定义设计”为核心,从车辆造型、智能交互到车内体验,展现了其在智能出行领域的深厚创新底蕴。市场传播总经理徐斌分享了公司围绕用户体验的创新故事,彰显了科技引领下的出行新可能。
绿色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低碳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多行业领军企业积极探索绿色创新实践。Impact Hub Shanghai、衡宽国际、百威亚太、保时捷等企业,从碳排放、绿色工艺到新能源技术,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专家们指出,只有行业巨头承担起引领责任,合作探索技术创新,才能构建绿色生态链,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目标。
此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推进也在不断加速企业转型。达观数据 CEO 陈运文强调,通过场景化大模型,有助于提升资料处理效率,为各岗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不仅优化了企业的知识体系,也为创新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数智化支撑行业创新新生态
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数字化与生态建设。巴斯夫副总裁韩玮强调,创新不仅仅是新材料和新工艺,更关乎绿色未来的布局。英特尔、村田以及其他行业巨头也纷纷展示了在算力、合作生态和技术开放方面的持续投入,体现出构建融合创新生态的决心。
在消费市场,品牌的敏锐洞察与快速反应尤为重要。黑巧品牌创始人周彧、乐刻运动的王骏波,以及潮玩品牌泡泡玛特的周树颖,分享了他们在产品创新和市场运营中的经验。强调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载体,是实现品牌持续发展的关键。
传统行业数字转型迎新机遇
传统制造业也在通过数字化转型焕发新活力。红豆工业互联网通过信息化连接产业链,建立设计师平台和全渠道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反应速度和产业生态的柔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同时,大企业在生态合作上也在不断探索。爱立信、施耐德、华为云等,都强调内外部合作的重要性。未来,创新生态的目标在于更好赋能终端客户,实现合作共赢,从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增长。
AI 大模型的落地与绿色数智化转型,正在深刻改变产业格局。从产品研发到市场营销,从生态合作到技术应用,创新元素贯穿始终。无疑,构建开放、合作、融合的创新生态,已成为企业迎接“新场景”的核心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