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62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当前男装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一个曾经风靡一时的老字号品牌却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今年 7 月,57 岁的金利来宣布正式退市。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因为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金利来曾是成功男士的象征,更是许多年轻人走入职场的第一套正装选择。那么,为什么这个在过去曾有辉煌的品牌会选择主动退出资本市场呢?
男装市场的崛起与变革
目前,男装市场正处于一片繁荣之中。国产男装品牌以“衣中茅台”的姿态逆势崛起,毛利率甚至超过了 LV 集团。像 lululemon 等新兴品牌也开始“抢占男人市场”,男装业务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女装,户外、商务、体制内制服等多个细分领域都在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然而,与男装市场的火热形成对比的是,很多老牌品牌却在逐渐边缘化。金利来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广东老字号,主动退市的决定尤为引人注目。这让人不禁思考:它曾经的辉煌是否已不复存在?
金利来的深厚底蕴与品牌传奇
实际上,金利来在财务上依然实力强劲。公司 33 年来未经任何融资,账面仍有超过 10 亿元的资金,没有欠银行一分钱,曾连续 26 年保持高盈利。这份底蕴让业内人士都认为,金利来并非“走投无路”的败局。然而,为什么如此实力雄厚的企业却选择主动退出资本市场?
这源于品牌的历史传承和创始人曾宪梓曾留下的两张底牌。第一张底牌是: 金利来代表成功男人的标签 。曾宪梓白手起家,凭借 6000 元创业资金和一台缝纫机,开始在正装领域撒下第一颗种子。上世纪 70 年代,他瞅准香港及内地对西装和领带的需求,坚信国产品牌崛起的潜力。1971 年,他花费 3 万元购买中国乒乓球队的转播权,将金利来品牌推向全国,让“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等广告语深入人心,成功塑造了“成功男士”的品牌形象。
第二张底牌是: 广东的首善口碑 。虽然品牌起源于香港,曾宪梓却在广东梅州建造了金利来大厦。在广东、香港等地,金利来不仅是时尚象征,更同慈善事业紧密相联。他在北京奥运会、援建水立方、帮助贫困学子等公益项目中慷慨捐赠,甚至在去世后将全部资产捐出。这份慈善形象,也让金利来在区域内积攒了不少忠实粉丝。
品牌的“改革”和困局
进入 21 世纪后,金利来的品牌创意不断尝试多样化。除了推出不同系列的西装、领带外,还进行 IP 联名,试图吸引年轻消费者。例如与故宫、圆明园等合作,推出各类联名款,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尽管如此,金利来一直在渠道、产品、IP 等方面按部就班地进行升级,但“动作多而效果差”,成为业内评价的焦点。
数据显示,2020 年至 2023 年,金利来的净利润虽逐年下滑,2024 年更是跌至 9300 万港元,远低于巅峰时期的 5 亿多。原因在于品牌没有有效抓住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心。虽然官方网站和部分门店尝试年轻化,但整体表现依然平平。店铺装修、产品设计等方面依旧停留在过去,难以引起新一代的共鸣。
市场潜力与应对策略
让人惊讶的是,虽然老牌男装受困,但整个男装市场潜力巨大。社交媒体上,男性穿搭正逐渐成为流量密码,相关话题持续火爆,在平台上的表现远超预期。如今的年轻男性乐意为“穿搭”买单,品牌可以借助标签化、爆款打造等策略,重新赢得市场。例如,始祖鸟、李宁、提倡国潮、打造特色品牌标签,都是成功的典范。金利来过去凭借“领带大王”的名号,有着贴标签、制造爆款的经验,现在完全可以借鉴,重新在年轻人中树立“男士时尚”标签。
未来展望与重塑品牌
尽管主动退市,但金利来仍有许多可以发力的空间。它曾经的“技术创新”、品牌标签和市场经验,都可以成为未来重启的基石。例如,结合“新中式男装”或“国潮”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产品线;借助名人或联名 IP,快速制造爆款,让品牌焕发新活力。此外,强化数字渠道布局,提升线上销售和品牌影响力,也是未来的必由之路。毕竟,6000 亿的男装市场还在等待一个真正懂男士需求的品牌崛起。
总结一句话:曾宪梓曾说过,“领带可以系得再紧,思想一定要开阔。”金利来未来,只要放开思想,敢于创新,再次成功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