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电影业征税,美国影视何去何从?

47次阅读

共计 162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特朗普再次出击,目标直指好莱坞。5 月初,特朗普宣布计划对所有在境外制作并进入美国市场的电影征收 100% 的关税,声称此举旨在遏制所谓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并促使电影制作回归美国本土。

此消息一出,多家好莱坞公司股价迅速下跌。派拉蒙下滑 2.2%,迪士尼下跌 2.4%,网飞和华纳兄弟分别下跌 3.3% 和 4.2%。这一现象并非首次发生,特朗普的言论常导致资本市场剧烈波动,每次看似保护本土产业,实则对相关企业股价造成冲击。

好莱坞的困境

尽管全球各国普遍对影视产业有所扶持,但特朗普的举措却受到市场冷遇。究其根本,美国电影工业早已远离本土。人力成本高昂是关键因素。以特效大片为例,制作成本中的最大支出便是人力投入。近年来,好莱坞的特效团队规模已达数千人,而罢工事件进一步凸显了人工成本的压力。

为了降低成本,好莱坞不得不将大量制作工作转移到美国国内税收优惠显著的州,如佐治亚州、路易斯安那州和新墨西哥州。这些州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吸引了众多影视项目,甚至使佐治亚州成为漫威电影的重要生产基地。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制作工序正向海外转移。

据《全球影视制作激励政策白皮书》统计,截至 2024 年 10 月,全球已有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影视制作激励政策。这些政策不仅涵盖传统电影和电视剧,还包括动画、广告和游戏制作等领域。例如,加拿大还将虚拟现实电影纳入了激励范围。

各国推行此类政策的目的在于吸引外资、创造就业机会,并推动旅游业发展,同时培养本地影视技术人才。以西班牙为例,2019 年至 2022 年间,其影视行业投资回报指数高达 9,即政府每投入 1 欧元,可带来 9 欧元的经济效益。类似地,冰岛和其他国家的回报率也均不低于 4。

全球影视产业的崛起

由于好莱坞的外迁,美国本土的影视产量自 2022 年起已下降 26%,但与此同时,许多海外国家的影视产业却借机迅速发展。例如,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影片总产量同比增长率达到 34%。可以说,美国影视行业的衰退反而促进了全球电影工业的整体繁荣。

虽然好莱坞巨头仍从中获利颇丰,但它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全球市场。各国为争取好莱坞项目,纷纷提供税收减免甚至现金奖励。例如,新西兰和捷克等国不仅提供税收优惠,还直接给予制作团队现金奖励。此外,不同国家根据自身优势制定差异化政策。英国倾向于支持中小成本电影,而新西兰则更偏爱大型制作,为其提供现金补助。保加利亚则凭借其历史遗迹吸引对场景有特殊需求的项目。

对于韩国和阿联酋这样的技术强国而言,它们不仅满足于拍摄环节,还积极承接后期制作任务,包括特效处理、剪辑和最终成片。据估算,将项目迁至海外可帮助好莱坞节省 20%-40% 的成本。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制作选择在国外完成拍摄。

特朗普政策的真实意图

特朗普是否真的出于保护美国底层影视从业者的初衷?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作为民主党大本营的好莱坞与特朗普阵营素来不合,且加州历来不属于共和党支持区域。因此,特朗普并无动力讨好影视行业。

有人猜测此举意在遏制中国电影的崛起,但这并不成立。关税政策往往是相互的,若美国对中国电影设限,其他国家也可能采取相应措施。要知道,电影是美国少数能够实现贸易顺差的领域之一,许多美国观众仅依赖好莱坞即可满足观影需求。即便好莱坞质量下滑,其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产业链并非仅靠关税就能恢复。拒绝外国资本、禁止海外取景或限制外籍人士参与好莱坞项目,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选择。目前,好莱坞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两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和丹尼斯·维伦纽瓦——均为国际人士,他们的作品同样需缴纳额外关税。

未来走向

综合来看,特朗普此举除了加剧好莱坞的生存压力外,似乎并无其他实质意义。或许正如他的诸多政策一样,这不过是一次突发奇想的尝试。就在该政策发布次日,白宫便澄清尚未做出最终决定,呼吁公众保持冷静。

然而,对于本已陷入困境的好莱坞而言,特朗普的反复无常无疑雪上加霜。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此次事件都将成为全球影视行业格局变化的一个注脚。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