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发力AI转型:从孵化到IPO的战略布局

30次阅读

共计 181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3 财年第一季度,软银旗下知名的愿景基金终于结束了长达 5 个月的亏损,实现了接近 10 亿美元的账面盈利,彰显其在人工智能(AI)投资领域已初见成效。为扭转近年持续亏损的局面,软银不仅加大了 AI 领域投资力度,更亲自下场孵化 AI 企业,欲借此抓住未来发展机遇。

自建 AI 企业,布局智能仓储

软银近期与仓库自动化公司 Symbotic 成立合资公司 GreenBox SystemsSymbotic,主打 AI 驱动的智能仓库建设,双方出资总计 1 亿美元,软银占 65% 股份。预计该合资企业未来每年可通过软件销售、设备零部件及服务实现超过 5 亿美元的持续收入。此外,软银承诺未来 6 年将从 Symbotic 采购价值 75 亿美元的 AI 系统,同时获认购 Symbotic 约 2% 的股票认股权证。通过一系列股权操作,软银对 Symbotic 的持股比例从 5% 上升至 8%。

近年来,软银在投资上表现不佳,2022 财年净亏损达约 490 亿元人民币,连续两年亏损,愿景基金亏损尤为严重。这促使软银积极转型,将 AI 作为重要突破口。软银 CEO 孙正义曾公开表示:“不拥抱 AI,便失去未来”,软银也在努力打造属于日本的 ChatGPT 版本,加强 AI 自主研发的力度。

转型之路:从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撤资,到全面加码 AI 领域

软银的传奇始于对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2000 年,尚未成名的阿里巴巴获得软银 2000 万美元的注资,随后又追加 6000 万美元,总计 8000 万美元的投资换来阿里大约 30% 的股权。时隔二十年,这部分股份为软银带来了约 720 亿美元的收益,回报率近 900 倍。然而,近年来软银面临资金流动性压力,持续出售阿里巴巴股份,至 2023 年初持股比例已低于 15%,失去董事会席位,预计未来会彻底退出阿里投资。此举也从侧面反映出电商高速增长期趋缓。

软银早在 2015 年就开始试水 AI 领域,先后投资移动机器人公司 Fetch Robotics、自动送餐机器人 Bear Robotics,以及仓储自动化龙头 AutoStore System 和中国移动机器人优艾智合。随着生成式 AI 热潮爆发,软银在今年参加了 OpenAI 超过 103 亿美元融资,成为 AI 赛道上的重要力量。此外,软银还收购多家机器人和无人叉车企业,如 Berkshire Grey 和法国的 Balyo,进一步布局智能物流领域。

此外,软银 2016 年以 310 亿美元收购的英国芯片设计巨头 ARM,正借助 AI 热潮快速发展,或将成为软银未来业绩回升的关键。

ARM:软银未来的 AI 核心王牌

ARM 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 IP 设计供应商,其研发的 RISC 指令集促使软硬件间高效协同,广泛应用于大多数智能手机中。近期,ARM 推出了 2023 年的高端移动计算平台(TCS23),包含旗舰级 Immortalis GPU 及全新 Armv9 CPU 集群,提升智能手机的计算能力与能效,旨在满足生成式 AI 和机器学习负载的需求。

借助该平台,全球基于 ARM 架构的软件开发者能更简便地开发高效而安全的 AI 应用。ARM 还开放了 Arm NN 和 Arm Compute Library,支持安卓平台上的谷歌应用,助力超过一亿日活用户体验优化的 AI 服务。

软银正计划推动 ARM 于美国上市,预计估值可达 500 至 700 亿美元,助力缓解资金压力。作为软银的重要资产,ARM 备受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巨头青睐,有望借助 AI 赛道价值进一步放大。

AI 赛道竞争激烈,软银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前,全球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微软、苹果和谷歌等均大手笔投资 AI 公司,抢占市场份额。英伟达凭借爆棚的 GPU 订单市值突破 1 万亿美元,微软则将 OpenAI 集成到 Windows 及各类产品中,谷歌推出 Bard 聊天机器人,苹果打造专属大语言模型“Ajax”,均突显 AI 研发的激烈竞争环境。

相比之下,软银作为投资机构,虽发力 AI 领域,但缺乏科技巨头那种强大的研发和产品落地能力,其 AI 阵容中真正具备爆发潜力的独角兽稀缺。据统计,全球估值超 10 亿美元的 AI 独角兽中,软银只投资了一家,这与孙正义多年前喊出的未来专注 AI 的发展方向形成反差。同时,软银历史上曾持有英伟达 4.9% 股权,2019 年出售全部股票,错失了近 14 倍的收益。

未来,软银若想从 AI 赛道获取可观回报,关键在于发力生成式 AI 及大规模应用,尤其是加快打造日本版 ChatGPT,这也是软银能否顺利迎来转型的关键所在。孙正义自言:“不拥抱 AI 便失去未来”,软银正积极调整战略,期待在这场全球 AI 竞赛中实现弯道超车。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