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校友二次创业,连连数字冲刺150亿估值IPO

26次阅读

共计 234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连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连连数字成立于 2009 年 2 月,作为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2016 年进军跨境支付业务,凭借全球牌照构建了全球支付网络,为跨境商户和企业提供综合数字支付解决方案。

IPO 前,连连数字获得光大投资、赛伯乐、红杉中国、中金资本、泰康保险等机构投资,累计融资超 41 亿元,估值 3 年涨 3 倍至 150 亿元。

连连数字创始人章征宇二次创业,公司成功吸引中金资本投资人加入管理团队出任 CEO。

转型跨境支付三年募资 41 亿元

连连数字发展分两阶段,前期聚焦国内支付,后转型跨境支付。2011 年获支付业务许可证,彼时支付行业竞争激烈,支付宝、腾讯用户群和资金庞大,快钱、易宝等已成立多年。连连数字通过布局垂直行业,借助世界杯契机主攻彩票行业,将支付与返奖结合,两三个月覆盖彩票行业前三十家公司,打开局面。

2016 年布局跨境电商支付业务,在香港设第一家海外办事处,两年后进入英国、爱尔兰、巴西。中小微企业在中国外贸出口总额中占比大,传统银行跨境服务存在速度慢、透明度低、成本高、门槛高的问题,连连数字旨在解决这些痛点,为跨境商户和企业提供收款、付款、收单、汇兑、虚拟银行卡及聚合支付等服务。

开启国际化战略后,连连数字吸引众多机构投资者关注。2018 年上半年从光大投资等募集 23.8 亿元,估值 40 亿元;半年后完成第二轮融资,红杉中国和博裕资本进入,投资 3 亿元,估值涨至 70 亿元;2019 年 6 月开启第三轮融资,获 3.5 亿元,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泰康保险等,估值涨至 120 亿元;2020 年 10 月完成第四轮融资,获 10.9 亿元,投资方包括泰康保险等,估值涨至 150 亿元。三年共募集 41.2 亿元,估值从 40 亿元涨至 150 亿元,近 3 倍。

IPO 前,创始人章征宇为第一大股东,持股 28.54%,按 150 亿元估值,身价近 43 亿元。光大投资为最大机构股东,持股 7.88%,博裕资本、红杉中国分别持股 6% 和 5.26%。

创始人章征宇颇为低调,媒体报道少。他现年 57 岁,先后在浙江大学获计算机软件学士学位、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取得公共政策及管理硕士学位。2003 年底从美国回来后初次创业,与十六个朋友创办国内首家网络安全企业天融信,担任董事长多年,2015 年天融信挂牌新三板,2016 年 8 月,南洋股份以 57 亿元收购天融信 100% 股权,当时章征宇持有 13.3% 股权,价值近 8 亿元。

连连数字管理团队出身“名门”。CTO 王愚曾在蚂蚁金服任高级技术专家,后转战众安在线任技术副总裁,最终加入连连数字任 CTO;CEO 辛洁来自投资方之一的中金公司,曾在中金公司担任首席财务官、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等职位。

跨境客户占比 99%

支付行业核心门槛是牌照,连连数字招股书显示,其是唯一在美国所有州均持有货币转移牌照的公司,已在全球拿下 64 项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可覆盖超 100 个国家及地区,支持超 130 种货币交易。此外,还与美国运通合资成立连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连通于 2020 年 6 月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成为中国第二家、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

近几年,连连数字客户群持续扩张,中国跨境商户在客户总数中占绝对优势。2022 年,活跃中国跨境商户和企业 84.5 万家,占当年总活跃客户数的 99% 以上。伴随客户数量增长,支付额增长迅速,总支付额由 2020 年的 8494 亿元增长 14.3% 至 2021 年的 9712 亿元,并增长 18.7% 至 2022 年的 11530 亿元。

连连支付收入主要源于数字支付服务和增值服务。连连数字按交易额一定百分比或每笔交易收取固定服务费。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 5.9 亿元、6.4 亿元和 7.4 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2.3%。收入结构中,绝大部分来自数字支付服务,跨境支付占大头。三年间,全球支付业务收入分别为 3.8 亿元、4.4 亿元和 4.8 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2.5%,分别占公司收入的 64.2%、68.4% 及 64.4%;境内支付收入分别为 1.6 亿元、1.5 亿元和 1.5 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 27.2%、22.9% 及 20.4%;增值服务收入占比小,但增速快,分别为 780 万元、2180 万元和 9110 万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241.7%,分别占总收入的 1.3%、3.4% 及 12.3%。

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64.3%、68.2% 及 62.7%。全球支付毛利率显著高于境内支付,三年间,全球支付毛利率分别为 83.1%、82.0% 及 78.5%,境内支付毛利率分别为 23.7%、30.4% 及 29.0%。招股书解释,毛利率差异主要因全球支付业务可提供汇兑等毛利更高的产品。

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销售及营销费用分别为 6900 万元、8990 万元及 1.39 亿元,分别占公司收入的 11.7%、14.0% 及 18.7%,销售费用率逐年上涨。跨境支付行业竞争激烈,国内有 30 多家第三方支付提供商获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批准,连连数字需投入更多费用争取客户。

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连连数字经营亏损分别为 1900 万元、6600 万元和 1 亿元,三年合计经营亏损近 2 亿元。连连数字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连年大幅减少,截至 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 12 月 31 日,分别为 13 亿元、8.7 亿元及 1.5 亿元,2022 年还新增银行借款 2.6 亿元。除持续经营亏损,连连数字多次向合资公司连通注资,消耗大量资金。连通成立于 2017 年,连连数字持有 50% 股权但无控制权。连通最初注册资本 10 亿元,2021 年 1 月增至 37 亿元,2022 年 11 月再增至 50.6 亿元,连连数字共需承担 25.3 亿元,已支付 24 亿元,还剩 1.3 亿元需在 2023 年支付。资金紧张,连连数字亟需上市融资。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