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9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科研院所作为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中国市场逐渐展现出其强大的融资和投资实力。回顾硅谷的成功经验,强大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如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孕育出众多科技巨头,例如雅虎、惠普,这些企业大多由高校的老师和学生创立。而在中国,科研院所背景的私募基金也在迅速崛起,扮演着推动科技创业的重要角色。
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国内科研院所背景基金在一级市场的直接投资事件超过 30 起,总投资额接近 25 亿元。这些投资不仅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系、复旦大学系等知名科研院所背后的基金,还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和机构差异性。其中,清华系投资如火如荼,在数量和融资,特别是 IPO 项目方面都成绩斐然,可以说在整个领域中占据了领先位置。
清华系基金表现抢眼
据统计,勤桦投资是投资次数最多的基金,总共参与了 139 个项目,而清华控股紧随其后,投资 112 次,浙大友创也以 105 次紧追不舍。这三家基金几乎全部来自清华系科研背景,其投资成果尤为令人注目。从历史投资看,清华系基金在 IPO 和再融资环节表现强劲,清华控股已经投资了 6 家 IPO 企业,旗下风险投资平台水木易德投资也有 4 家 IPO 公司。此外,清华系基金在投后再融资方面,表现同样不容小觑,投后再融资公司数量分别为:清华控股 54 家,水木清华 45 家,勤桦投资 40 家,显示其对早期和成长阶段企业的持续关注和培育能力。
活跃的代表基金和典型项目
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作为国内第一支由校友集资专注于扶持在校学生和年轻校友创业的基金,今年上半年投出了 6 家公司,几乎全部为天使轮或 A 轮阶段项目。这些企业多与清华的校友和背景紧密相关,例如载合汽车的创始人曾是清华汽车系博士,神济昌华则由清华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组成,云储新能源由清华电机系研究员创立。而且,这些投资项目中不少已开始获得融资或实现产业落地,例如 2022 年,眼动追踪技术公司七鑫易维获得亿级 C 轮融资,水木清华校友基金参与其中,首次在投资阵营出现。
除了清华系,另一家耀眼的力量来源于中科院。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中科院背景基金直投了 8 家公司,其中 4 家由中科院资本直接投资。这些企业多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典范,例如中科宇航、联讯仪器和 ZDNS 等,均与中科院研究所合作紧密。中科院资本成立于 2018 年,管理着目标规模达 200 亿的联动创新母基金,通过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多渠道推动科技企业成长,一直在布局科技创新产业链。
复旦大学系基金的专注和布局
紧随其后的是来自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的复容投资,它在生物医疗和先进制造领域的布局尤为突出。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复容投资投出了 4 家企业,几乎全部在生物医疗细分市场。这其中包括细胞治疗技术、分子诊断和实验室自动化等前沿方向,体现出其行业专注性强、深度聚焦的投资策略。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制造商如赛禾医疗、鹍远生物等,更是获得了亿元级融资支持。
整体来看,科研院所背景基金的投资逐渐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无论是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转化,还是新兴的科技创新企业,都在借助这股资金洪流不断壮大。从区域布局到行业深耕,这股力量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迎来科技创业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