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8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初露锋芒:困境中塑造的坚毅个性
1957 年,张茵出生于广东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因政治原因入狱,作为家中长女,年幼的张茵肩负起照顾七个弟弟妹妹的重任。艰苦的成长环境锻炼了她坚韧不拔和大度的性格,尽管家境困难,她从未在学习上松懈,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82 年,父亲平反后,她顺利进入财会专业学习,毕业后加入合资企业,凭借勤奋和能力从会计员一路晋升至贸易部部长。正是在这个阶段,她遇见了改变人生轨迹的贵人——一位内地造纸厂厂长,经常被她尊称为“师傅”。
机遇在握:香港废纸市场的开拓者
“师傅”告诉张茵,未来造纸业的趋势将是资源型纸浆向再生纸转变,而废纸市场潜力巨大,关键掌握在香港。那时,内地主要用麦草浆造纸,包装纸大量依赖进口,废纸原料多来自香港。怀揣 3 万元资金,年仅 27 岁的张茵独自踏上了香港,把自己投入到看似低微的废纸回收生意中。
初到香港,她面临重重阻碍。废纸回收由黑社会“三合会”控制,行业规矩要求废纸含水率高达 30%,而张茵坚持降低含水率,这使她得罪了黑帮,甚至遭到跟踪威胁。但她凭借诚信和公道赢得了废纸散户的信任,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回收网络,迈出了第一桶金。
坚实后盾:丈夫刘名中的支持
在香港,她也脱颖而出,找到了人生伴侣刘名中。一位来自台湾、通晓多国语言的医生兼钢铁贸易商,刘名中后放弃台湾事业,携手张茵移居美国,成立中南控股,担任董事长。凭借香港的经验,张茵十年间在美国建起多个打包厂和运输公司,中南控股成为中国最大的造纸原料供应商。
回归中国:打造造纸巨头玖龙纸业
1996 年,中国高档包装纸需求旺盛,主要依赖进口。张茵把目光投向国内,斥资 1.1 亿美元在东莞建厂,推出 20 万吨年产量的设备,大大超越当时行业平均规模。至 2005 年,玖龙纸业的年产量达到 330 万吨,在市场占有率和规模上均位居国内前列,成为亚洲第二大、全球第八大的造纸企业。
虽然刘名中选择低调,但他在企业运营和对外沟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03 年,针对胡润百富榜的财富核实请求,刘名中还亲自处理回复,展现了夫妻配合默契。
战胜挑战:从“女首富”的光环到危机应对
2006 年,玖龙纸业成功在香港上市,张茵一举成为中国首位女首富,财富爆增至 270 亿元。然而,随后的金融危机和劳动法提案引发巨大争议,市场对玖龙纸业信心受挫,股价暴跌,公司负债激增。与此同时,媒体曝出工厂存在管理漏洞和劳工问题的报道,再次将张茵推向风口浪尖。
面对压力,张茵果断调整策略,将采购周期和库存缩减,重点拓展国内市场。仅用半年时间,公司便实现盈利逆转,次年利润增长超过四倍,成功挽回颓势。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危机中坚持诚信和务实才是企业长青之道。
新挑战下的执着坚守
时至今日,玖龙纸业仍面临挑战。2022 年财报显示公司首次出现亏损,受消费疲软以及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公司持续扩张带来庞大的资产压力,但张茵和她的团队依然坚持寻找翻盘机会,依靠积累的经验和韧性,力争在波动中稳步前行。
张茵的故事,正是一段不断突破困境、融合智慧与勇气的传奇。从废纸回收的小作坊,到中国纸业巨头的缔造者,她用行动诠释了“废纸女王”的真正含义,也为女性创业树立了崭新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