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GDP被超却未认输,探寻发展之路

22次阅读

共计 153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0 年上半年各省 GDP 数据公布时,广州成为焦点,因其 GDP 总量被重庆超越,从北上深杭变为北上深渝。外界议论广州落寞,然而作为超 2000 年历史的商都,广州自有魅力,不会轻易认输。

失落于一线城市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自秦朝起就是岭南中心。其背靠大山、中有珠江、面朝大海,独特地理位置使其在三角洲稳居 C 位两千多年。清代闭关锁国时,广州是唯一通商口岸,十三洋行富可敌国,将其商业地位推向顶峰。广交会发展成中国外贸“风向标”和“晴雨表”,粤商由此走向世界,很长时间里广州都是东西方交流中心。

但近年来,广州没落的新闻不断。三年前深圳 GDP 总量和增幅超广州,“北上广深”变“北上深广”,如今老四位置又被重庆追上。重庆面积是广州 11 倍,人口是广州 2 倍,下辖区域众多。广州排名跌至老五,再次进入公众视线,“广州跌出一线城市”的讨论从未间断。

财政方面,广州财政总收入虽不低,但刨除上缴税收后留存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高,甚至排在杭州之后。2019 年广州财政总收入 6336 亿,留存仅 1697 亿,比例不到 30%;杭州财政总收入 3650 亿,留存 1966 亿,比例超 50%,这影响广州发展本地经济的可用资金。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是衡量金融业的重要指标,2017 年起深圳余额和增长超广州。深圳前海是金融改革先锋,在私募、公募、信托、证券等行业远超广州。

广州个税收入排名下滑,个税能反映收入水平、产业链结构和人才吸引程度。2019 年广州个税总额 371 亿元,跌至第 9,排在厦门、杭州、珠海等城市之后,不到深圳 740 亿元的一半。

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移民文化吸引人才,广州在人口吸引力上落后。根据百度地图报告,深圳人口吸引力指数高居榜首,广州位列第二。广州上市公司数量约为深圳三分之一,独角兽企业数量同样是深圳三分之一。

明星公司出走也是原因之一,2017 年广州恒大淘宝队迁至深圳。岗位吸引人才,人才影响房价,广州房价不温不火,与北上深差距让人质疑其“一线城市”地位。

广交会是广州重要产业,有着 63 年历史,曾是经济晴雨表,过去几十年成绩骄人。但近年来广交会场馆冷清,订单量下降,带来一系列问题,2020 年“广交会”搬至线上效果不佳。

定位模糊与“退二进三”

广交会是广州经济缩影,传统商贸受夹击,靠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过去。广州面临传统商贸转型问题,批发市场拖累老城区升级,被年轻人诟病“市中心环境脏乱差”。

广交会逆风翻盘阻力大,全球贸易增速放缓,中国外贸增速下降,出口疲软,上海举办进博会,广交会独大局面不再。广州未探索出更好产业,这是其在一线城市中尴尬的重要原因。

十年前《新京报》评价广州定位模糊,除贸易难找到代表性关键词或支柱产业。相比之下,其他一线城市定位明晰,如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金融中心、深圳是科技中心。

深圳定位明确为科技中心,南山汇聚科技企业领头羊,前海是金融创新摇篮。杭州因阿里巴巴崛起抢夺广州对外贸易份额,广州传统贸易面临转型难题。

广州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行近 10 年的“退二进三”运动,把重污染、能耗大的第二产业工业企业从市区搬离,发展商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10 年前施行该政策,原意是调整产业布局,现实中企业外迁陷入困境,第三产业逐年提升,第二产业下降,专家指出可能面临“产业空心化”问题。

曾经闻名的工业大道如今开工企业稀少,第二产业工人多改行做低端服务业。广州仅从降低第二产业比值入手,定位不明确且错失金融和科技发展,发展之路艰辛。

当然,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说其跌出一线城市不必。广州经济虽相对深圳衰落,但珠三角城市群未明显衰落,广州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重新担当领头羊角色。GDP 数字能让坚信广州没问题的人查找问题,而非继续盲目乐观。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