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低调崛起的中部城市,机遇与挑战并存

18次阅读

共计 113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乘风破浪的姐姐》未播先火,首日播放量高达 1.3 亿,带火了背后的芒果超媒,股价当日上涨近 6.82%。然而,长沙这座城市却显得默默无闻,人们对它的印象多停留在湖南卫视、臭豆腐、小龙虾和茶颜悦色上。其实,长沙的实力不容小觑。

经济实力:万亿 GDP 城市的崛起

在中部六大省会城市中,长沙的经济发展堪称一匹黑马。2000 年时,长沙的经济总量排名并不靠前,如今却已迈入“万亿 GDP”名单,成为全国第 14 个万亿 GDP 城市。2017 年,长沙的工程机械产业总产值突破 2000 亿,占到全国工程机械行业的 23%。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和山河智能 4 家世界工程机械 50 强企业齐聚长沙,使其成为全球唯一拥有 4 个该领域 50 强企业的城市,“工程机械之都”名副其实。

除了工程机械,长沙的 A 股上市公司数量和总市值也位居中部城市前列。爱尔眼科、蓝思科技、芒果超媒、绝味集团等都是知名企业。此外,长沙的房价在中部六大省会城市中处于末位,均价仅万元左右,这得益于政府的严格调控。低房价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也让长沙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

医疗与教育:坚实的保障

在医疗方面,2018 年长沙有 331 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 20 家。每千人拥有床位数 8.573 张,仅次于郑州。“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湘雅医院扎根长沙,医疗实力雄厚。根据复旦大学管理医学院 2019 年的百强医院榜,长沙有 3 家湘雅系医院上榜。

教育上,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三所“985”高校均位于长沙。长沙的高中教育也十分出色,雅礼中学、长郡中学、湖南师大附中、长沙第一中学“四大名校”历史悠久,常年位列清北录取前 20 的榜单。

人才困境:留住人才不易

尽管长沙在经济、医疗和教育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吸引人才方面却面临困境。长沙的高校优势学科偏传统,毕业生多流向本地的机械重工、建筑地产等行业。此外,长沙缺少明星企业,信息软件产业虽有一定实力,但与广州、杭州、深圳相比仍有差距。在“明星企业”外部引入环节,长沙也缺乏吸引力,强敌环伺,人才外流严重。

长沙统计局的调研显示,只有 38.4% 的高校毕业生和海归学子因合适的工作岗位留在长沙,更多人是受情感因素影响。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也不足,外省人士流入仅占 17%。

未来发展:两条路径的探索

长沙近两年在加速产业链布局,如拓维信息与华为联手打造鲲鹏生态系统,比亚迪半导体项目落地,三安光电切入封装产业等。但在政府引导基金排名上,长沙乃至整个湖南省都未上榜。

未来,长沙面临两条发展路径的选择。一是凭借低房价优势,打造消费之都;二是利用低房价的时间窗口,加大产业引进力度,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寻找突破口。长沙不缺人才,如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湘军”代表张小龙、宿华、姚劲波等。长沙的未来,取决于它如何塑造自己。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