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VC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9次阅读

共计 165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1 年,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剧烈波动,多个传统热门赛道遭遇政策调整和市场需求疲软的双重打击。教育行业受双减政策影响,企业市值大幅缩水;新消费品牌面临爆雷困境,线上销售热度逐渐降温;直播带货渠道也因头部主播停播而陷入震荡。与此同时,医药科技、碳中和、环保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尽管行业动荡显著,但这也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医药与科技领域的技术突破成为资本追逐的重点,而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则深刻影响着新一代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在这样的背景下,90 后与 95 后新生代投资人正站在时代浪潮之巅,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拥抱变化:在不确定性中把握节奏

祥峰基金合伙人赵楠指出,2021 年的市场波动提醒我们,决策过程中必须摒弃赌徒思维,始终保持留白意识。他认为,2022 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仍将充满不确定性,疫情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散。然而,从积极角度看,Web3、线上虚拟空间、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或将吸引更多资本关注。

供应链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无界创新资本合伙人张之晨分享了他对跨境电商行业的观察。他提到,疫情推动了海外电商需求的激增,但随之而来的亚马逊封号事件及运费飙升,使行业增速放缓。他认为,中国供应链的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这不仅得益于人口与产业分布的优势,还源于中国在电商基础设施和服务生态上的领先地位。未来,跨境电商的服务生态将进一步丰富,涵盖物流、支付、工具等多个环节。

科技赛道:技术驱动的长期价值

众为资本合伙人于晓璐强调,尽管科技项目估值水涨船高,但对行业的关注应聚焦于公司基本面而非短期溢价。她预测,未来科技领域的核心变化将体现在人才流动、教育体系改革以及资本市场对非盈利性科技项目的包容度提升。在投资方向上,她看好碳中和、智能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制造等领域。

消费领域的理性回归

某消费基金创始合伙人大川表示,消费领域的热度虽有所下降,但这恰恰为行业回归理性创造了条件。他认为,未来消费品牌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资本应更多支持那些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大川相信,即使无法达到字节跳动般的体量,消费领域依然蕴藏着大量的投资机会。

跨境赛道:从短期困境到长期机会

盈动投资合伙人蒋舜认为,疫情加速了全球线上化的进程,为中国跨境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红利。尽管 2021 年跨境行业的整体表现不佳,但他相信,随着市场逐步消化短期冲击,跨境卖家和品牌将迎来更多优质的投资机会。此外,服务商、数据工具、物流履约等领域也将成为重点关注的方向。

教育行业的转型之路

多鲸资本合伙人姚玉飞回顾了教育行业的变革历程。双减政策的实施让教育赛道陷入低谷,但他坚信,教育投资的底层逻辑并未改变。随着职业教育的兴起,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姚玉飞特别提到,无论是硬科技还是元宇宙,最终都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来实现。

餐饮业的整合与创新

沪上阿姨战投业务负责人葛贤通指出,近年来茶饮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行业整合趋势明显。他提到,虽然餐饮行业的创业门槛看似较低,但真正优质的项目却寥寥无几。因此,投资机构需要更加注重供应链管理和品牌创新,通过赋能合作企业提升其竞争力。

母婴市场的精细化探索

母婴战略投资人小顽童认为,母婴行业单体项目规模较小,融资难度逐年增加。他建议,未来应更多关注头部成长型企业,同时尝试从母婴市场向家庭消费领域延伸,围绕家庭需求寻找更多投资机会。例如,围绕宝妈群体,可拓展至辅助生殖、月子服务、产康等领域。

SaaS 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泡腾网红作者庄明浩指出,互联网行业的技术革新为看似停滞的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AI、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为虚拟现实、元宇宙等应用场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泡腾特邀作者石敢当则强调,2022 年全球 SaaS 公司将在震荡中寻求发展,这可能是兼并收购的最佳窗口期。

自动驾驶行业的复苏

泡腾新晋作者徐嘉雯提到,自动驾驶行业已度过低谷期,投资热度逐步回升。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市场将迎来广阔前景。她预计,国内毫米波芯片企业有望诞生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

正文完
 0